3.2背電場對HIT太陽電池性能的影響
背場是用來提高太陽電池效率的有效手段,背場即在電池的背面接觸區引入同型重摻雜區,指的是可對光生少子產生勢壘效果的區域,從而減少光生少子在背表面的復合。
圖6所示為有、無背場的HIT太陽電池的QE響應和IV特性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背場能有效增加電池的長波段響應,加入背場的電池在背面有很低復合速率,將能增強低光子能量處的光譜響應,因此短路電流密度將增加。由于短路電流增加,背面接觸的二極管復合電流減少,從而開路電壓增加,能有效提高電池的轉換效率。
.jpg)
有、無背場的HIT太陽電池的QE響應和IV特性曲線
3.3優化后的HIT太陽電池
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對單面HIT太陽電池各沉積參數進行優化,得到了開壓為596mV、短路電流密度為41.605mA/cm2、填充因子為0.676、效率為16.75%的HIT電池,其卜V特性曲線如圖7所示,測試在模擬光源AMl.5,25℃下進行。
.jpg)
優化后的HIT太陽電池
4小結
本文通過研究不同硅表面鈍化方法,分析測試HIT太陽電池制備過程中硅片表面的一些鈍化技術對少數載流子壽命以及對電池性能的影響,發現適當的HF溶液預處理、20s的襯底H處理和插入約3nm的本征非晶硅層能有效提高硅片的少子壽命,通過飽和硅片表面的懸掛鍵,可以降低少數載流子在表面的復合,從而得到較好的表面鈍化效果。研究了在硅襯底背面制作背場后電池的光照特性,發現在硅片背面引入重摻雜背場提高了電池的長波段光譜響應和開路電壓。對電池的各制備工藝進行綜合優化,研制出了效率為16.75%(AMl.5,25℃)的HIT太陽電池。(原作者: 柳琴, 葉曉軍等)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