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華都員工說:“陳總很隨和,員工見到他,都會直接和他打招呼。”
鄭培敏說:“陳發樹是比較好接觸的一個人,很實在,確實比較低調。他是一個非常精明和高明的商人。”
楊建英說:“陳發樹一直比較低調,我們幾乎沒有直接面對面交流過。”
福州市一位政府官員則稱:“陳發樹對省里處級以下干部都不見。”
一位銀行界人士說:“陳發樹其實非常樸實,從農村中過來,本性老實。這個人辦不到的事情他不說,即使辦到了也不聲張,城府比較深。”
1987年,陳發樹和他的兩個弟弟在廈門盤下了一間8平方米的店面,經營食雜小百貨。從這間不起眼的小店開始,陳發樹日后商業王國的主業永遠定格在零售業。不過,2000年4月,規模做大了、快速成長的福建陳發樹兄弟,就像四川首富劉永好兄弟當年的希望集團和新希望集團一樣,不得不選擇分家這條路。陳發樹在江湖上正式自立門戶新華都集團,而華都集團的牌子則由其兄弟經營。
記者綜合相關資料,大致了解到,陳發樹有8個兄弟。有媒體報道“1995年陳發樹與兄弟陳晉江殺入福州開辦‘華都百貨’”,推測與陳發樹分家的兄弟可能是陳晉江。兩三年后,陳發樹依托參股的紫金礦業上市而迅速發達起來,他的兄弟如陳云嵐、陳志勇、陳志騰、陳志程都因為持有新華都股份而一夜暴富。在即將上市的新華都購物股東名單中也能看到他們四位兄弟的名字,但卻沒有找到陳晉江以及其他兩位兄弟的名字。
令人唏噓的是,分家后的華都集團與新華都集團命運迥異。第二年,華都集團資金鏈緊張被拖欠貨款的供應商聯手發難,被迫易主。而新華都則蒸蒸日上,年銷售額近10億元。
唐駿這樣評價他的老板:
——他選的投資項目以資源類為主,無論是紫金礦業也好,武夷山旅游也好。
——他有想象空間和超前的投資理念。當初他投資紫金礦業,金礦的產量非常少,很多人認為沒有投資價值。而當時他投資紫金礦業時不但判斷產量會提高,還判斷金價肯定要漲。
——投資抗周期性強的零售行業。“他說經常看沃爾瑪的書,在經濟蕭條時期最堅挺的產業一定是零售業。這是他要把零售業做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還有,陳發樹投資的產業大都現金收入很好。
在福州采訪期間,福建省一家省級商業銀行行長向記者講起,幾年前他親自上門拜見陳發樹,向其營銷商業貸款,但沒想到陳發樹當時就予以否定。“我百貨店里的商品都是別人放在我這里賣,賣完后再給他們錢。我不需要跟銀行貸款。”該行長學著陳發樹當年的口吻回憶說。
鄭培敏說,“據我所知,他的資產質量比較實在,不像資本市場的德隆系、明天系等等。”
今天來看,如前文所述,陳發樹早期炒股經歷和對股份制的深刻理解,可能正是其日后構架新華都系的一個重要動因。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