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亞洲首座槽式太陽能-燃氣聯合循環發電站開建
近來,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開始閃電崛起,各地都已開始或醞釀建設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而“十二五”期間,我國也將大力發展大陽能光熱發電,裝機容量未來十年達300萬千瓦。分析指出,光熱發電市場的規模化啟動將以設備市場擴容為首要表現,因此,未來5年這一領域的設備組件商將率先從中受益。
10月12日,亞洲首個槽式太陽能-燃氣聯合循環(ISCC)發電站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破土動工,有望為中國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的發展提供新模式。
據了解,該項目由寧夏哈納斯新能源集團投資22.5億元建設,電站位于鹽池縣高沙窩毛烏素沙漠邊緣,規劃容量92.5兆瓦,預計2013年10月建成投產。項目建成后預估年發電量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10.4萬噸,與相同發電量的常規火力發電廠相比,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1萬噸。
哈納斯新能源集團總裁馬富強介紹說,ISCC(即一體化太陽能聯合循環系統)發電系統是將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與燃氣輪機發電系統相結合,利用太陽能和天然氣發電后的高溫煙氣作為加熱熱源聯合循環產生動力進行發電,可避免因自然條件造成的發電設施閑置問題,較常規槽式太陽能發電廠和常規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廠總體熱效率可提高25%。同時,“聯合循環”保證電站成長時間穩定供電,可增加電網的安全性。
另外,電站投入使用后還有望改善當地生態,因為集熱器可吸收遮擋陽光,可降低電站地區的地表溫度和蒸發量,同時聚光鏡的沖洗水漏入地面,將利于植物生長。自上世紀90年代ISCC系統研發投入使用以來,已在埃及、美國等國成功運營,證明該系統適用于光熱和油氣資源都較豐富的地區,在中國西部和北部地區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馬富強說,此次該集團引進這一系統將為其在中國的大型商業化運作積累經驗。
內蒙古:50MW槽式太陽能熱發電項目核準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以內發改能源字[2011]2456號文件核準了中國大唐集團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50MW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特許權示范項目。該項目位于杭錦旗巴拉貢鎮境內,建設規模為50MW,安裝槽式拋物面聚光反射鏡和直通式真空吸熱管,加設熔鹽儲能設施,采用空冷汽輪發電機組。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9.8億元,建成后接入蒙西電網,經營期上網電價執行國家特許權中標電價0.9399元/千瓦時。該項目是杭錦旗首個太陽能開發利用項目,項目的建設對帶動杭錦旗太陽能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青海:50MW光熱項目暨試驗基地開工
日前,投資25億元的中廣核德令哈5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暨試驗基地開工儀式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行,與此相配套國家級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研發基地同時啟動建設,這是青海省的首個光熱發電項目。
據了解,德令哈5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作為我國第一批大型太陽能熱發電商業化示范項目,將實現太陽能熱發電站24小時全天候運行,電源穩定程度已接近火電。目前,該項目已取得青海省發改委同意,青海省科技廳也將其列入“123”科技支撐工程項目,并向科技部推薦為青海省新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為推動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的發展,中廣核集團還將在青海打造國家能源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研發中心,計劃在德令哈50兆瓦光熱項目場地東側規劃建設一座集“產、學、研”以及培訓、旅游為一體的國家級光熱技術試驗基地。目前,該試驗基地一期工程已基本落實了建設條件。截至目前,中廣核集團在青累計投資已達20億元,預計到“十二五”末,在青投資將超過400億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