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此次活動的不同單位的多位專家,在土壤修復領域都有比較專業和長期的工作,并與陳同斌團隊合作過。
“要有很好的技術推廣、規范、規程,下一步應該由國家項目帶動,從國家層面進一步推動,了解關鍵技術是什么,涉及哪些問題。”中科院地理資源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成升魁研究員建議,以科學家的積累,把河池市的環江、南丹作為典型,形成系統到位的污染土壤修復咨詢報告,向中央提交。與多個研究所一起聯合起來申報國家支撐計劃,深層次解決土壤污染修復的關鍵技術。他同時建議,支撐技術應有地方企業配套,也應該提高老百姓的環境意識。
成升魁表示,可以通過一個系統工作,包括把河池地區的水、土壤、空氣等問題放在一起來考慮。
李培軍也認為應通過爭取大的科技項目的關注,利用成熟技術,在地方熱情匹配的地方進行試點,以盡早解決現實問題。
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陳章良對陳同斌團隊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并強調指出,污染土壤修復是廣西生態環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環境問題,希望中科院的技術為廣西解決污染農田修復的難題。
污染土壤修復是一個正在誕生中的新興環保高技術產業。2002年以來,陳同斌團隊研發的污染土壤修復技術已先后在湖南郴州、云南個舊、廣西河池和北京進行應用示范,為推動污染土壤修復技術的產業化奠定了一定基礎。 王卉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