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小作坊式的廢料再加工廠存在著嚴重的二次污染,現在文安這么整治,意圖是對的。但程序上出現問題。
文安的做法在順序上本末倒置了,應該先把加工業搞好,再對原料進行疏導,而現在文安直接先堵住廢料來源,這最終只會令這些廢料轉移,跑到別的縣繼續二次污染。
在另一家“洋料場”,也是樓房加后院格局,但面積小得多,一家十幾口人住在三層樓中,做的全是揀料和運輸。
據文安縣發改局局長孟祥剛說,文安的塑料問題,進口料的搗亂是很大因素。如果海關能把進口料管理好,文安的產量可降低三分之二。
據了解,我國允許進口廢塑料,但只能是來自工廠或電子產品沒受到嚴重污染的“好料”。不過,我國規定生活垃圾進口是不合法的,但因國外進口塑料垃圾時,越臟給予的補償越高,因此很多集裝箱中,在合法廢塑料中夾雜著很多非法洋垃圾。
這個“洋料場”的一家人提到,因文安不讓運貨車進來,現在天津、塘沽港等地方也出現囤積現象。
曾一直往返于北京和文安的張強(化名)很清閑。以前,張強至少每5天要從北京拉回一車8到10噸重的廢舊塑料,在料場經過挑揀,再賣給各廢舊塑料清洗小作坊。“我一家8口人,都干和這個相關的,現在全都失業了。”
為不讓廢舊塑料進文安縣,文安縣政府幾乎在每條路上都安置了查崗,一旦發現有運送廢舊塑料的車,就進行罰款。“2萬元到20萬元的罰款,誰出得起。”張強說。
8月4日,正是專項整治行動打擊最嚴厲時期,記者凌晨4時走訪文安縣各處,這個本該料場最繁忙的時間,如今鮮見拉廢塑料的卡車駛過。
河水澆灌致小麥絕產
據《燕趙都市報》8月7日報道,今年春旱時節,文安縣有農民抽村北小白河的河水澆灌麥田,沒想到上千畝良田的麥子幾乎絕產。據報道,該河流上游處便是文安曾最繁華的趙各莊鎮尹村廢舊塑料交易市場。
當地人現在幾乎沒有敢喝河水的,不是從地下鑿井取水,就是買瓶裝水飲用。
文安的廢舊塑料產業一條龍中,步驟最簡單,產生污染最大的就是水粉這個環節,因清洗劑會污染水,而基本上所有小作坊都沒有排污設備,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為治理水污染,當地也在2009年時集資建設了健源污水處理廠,這是個不起眼的小廠,記者去時沒有運行,全廠只一名老人看門。
污水廠后方,有個觸目驚心的大池塘,里面滿是暗紅色的污水,散發著刺鼻異味。池塘幾米外就是個村落。
據了解,這個污水處理廠對處理文安縣的水污染,實在是力不從心。
據廊坊市環保局宣教中心主任蔡尚波表示,污水處理廠有一定的范圍覆蓋,有的能處理5萬噸,有的處理3萬噸,但按照文安縣分散各處的水粉作坊,將污水廠管道覆蓋到各處有難度。
在白天,依然時不時看到一些人家后院冒起黑煙,這是焚燒塑料時產生的濃煙,記者在農田邊看到很多焚燒塑料的痕跡,凌晨4時,文安很多地方都可聞到強烈刺鼻的焚燒塑料的異味。
據中國塑料加工協會一人士介紹,小作坊在分揀、加工了有用廢舊塑料后,剩下沒價值的廢渣便被焚燒。
據了解,焚燒塑料會產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如其中夾雜著一些生活垃圾,開放式焚燒可能還會產生二噁英。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