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船員:以前鳥多的很,什么都有。
記者:你見過什么?
當地船員:見過仙鶴、天鵝也有,現在都少了
村民們說,去年成群的綠頭鴨如今已經杳無蹤影,更別提白尾海雕和天鵝了。遼寧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姜長陽告訴記者,鳥類的消失,自然環境的破壞都只是十分表面的影響,濕地是非常復雜的生態系統,如果被破壞,即便是科學家也難以預測未來可能發生什么樣的災難。即便是生物鏈破壞這一點,就可能對一個地區幾代以后的基因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姜長陽 遼寧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姜長陽:如果濕地遭到大量的破壞,鳥類的種類,尤其是鳥類的數量會大量的減少,鳥類的數量大量減少,鳥類捕食的害蟲也大量減少,害蟲減少就會引起蟲災,引起蟲災就要大量的噴灑農藥,大量噴灑農藥,人們所吃的食物當中,空氣當中彌漫的有毒有害的物質就會增加,對人們的身體就會造成傷害。
主持人:在泉水濕地的周圍我們發現有石化廠、發電廠一些高污染企業,濕地的存在凈化了周圍石化工廠的空氣,如同大連的城市之腎。然而我們在節目中看到在現場施工的企業沒有合法手續,也沒有經過環評,但仍然在理直氣壯地非法填海。為什么這家企業如此底氣十足呢?
主持人:地球上有森林、海洋、濕地三大生態系統,盡管濕地只覆蓋了地球表面6%的面積,卻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在鋼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擁有一塊濕地已經變成一個近乎奢侈的事情。然而我們看到即使是志愿者攔起了鐵絲網也不能阻止施工的機器。到底是什么驅使著施工企業面對民眾的反對,以及濕地破壞后無法恢復的惡劣后果繼續填海呢?
在填海工地上記者注意到,大部分工程車上都寫著“寶榮”。記者查詢了一下,發現這個寶榮基建公司就是前鹽村的企業。孫照貴告訴記者,整個前鹽村填海工程的設備使用和施工當時是招投標,中標的企業用的都是前鹽存企業的設備。
孫照貴:我跟你說這么個事,村里招標出去的,村里拿錢,村里先拿錢給招標給別人,村里干部,村里拿錢,招標給地標出來,完了以后給你政府,就這么個意思。
記者發現,中標企業全部是村里的企業,此外村支部書記孫照貴還有一個身份是設備公司的前任老板。
孫照貴:想當年是我的企業,我沒當官之前是我的,現在是股份制企業,我是2001年,這個村里老支部書記退休以后,我是民選選出來,2001年選上來以后,我不干企業了,干個體戶,不能選村干部,當官就當不了了,就改制了,改股份制企業。
記者:那現在大股東是誰呢?
孫照貴:大股東姓胡,俺兒子也有股份在里面,俺兒子讀書回來,原先我的股份轉給我兒子了。
孫照貴告訴記者,企業雖然是自己的,但是做這個項目關系到未來村里的收入,這個填海工程受到大連各級政府的重視,投資總額達到了近35個億,以后每年的稅收可觀,按照大連市甘井子區的安排,項目的稅收將會給村里分一部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