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人家說白天馴不行,只有一早一晚,不能說總沾邊,一沾邊,它人一沾邊就害怕,就起炸。”
原來自己派人時刻看護倒起了反作用,而且人家還告訴他們用線系住魚蝦模擬活食來喂養它,回家后李玉生又拿出一百多萬元陸續收購了七八千條半滑舌鰨按照人家說的方法來馴化養殖。
李建:“使這個竹竿棒子,吊著這個小魚,叫它動,動就跟海里似的,慢慢它餓極了,逮著它就吃了。”
雖然這次還是大量出現死魚現象,但有百分之十的魚成活下來了,而這些存活下來的魚里,又只有五條性腺成熟的母魚可以繁殖后代。
李玉生:“投入資金那么大,死亡率那么高,但是一線希望就是啥呢,它還有一部分能生存,就是能馴化過來,這個我看出希望來了。”
2006年秋天,五條性腺成熟的雌魚開始產卵了,這讓花了200多萬元的李玉生看到了希望。
李玉生:“這個五條魚吧總產卵率達到100到150萬,最后呢,成魚苗出30萬到40萬尾。”
一平米的水池最多只能養三十多尾成魚,由于廠房不夠,李玉生只留下了十萬尾魚苗自己養殖,其余的三十多萬尾魚苗,李玉生不得不忍痛割愛以每尾五元的價格賣給了其它地方的養殖戶。而光賣魚苗李玉生就收回了近兩百萬元的投資。這又讓李玉生從中發現了一個賺錢門道。
李玉生:“對,賣這個魚苗我看呢,養成時間短,見效還快。”
現在李玉生的這十來萬尾成魚已經可以陸續上市了,有時魚還養在池子里就被一些客戶訂購了。
記者:“這大的有多重呀?”
李玉生:這個大的有一公斤半吧。“
記者:現在市場上賣多少錢一斤?“
李玉生:“市場這個大的,一公斤半這個得賣130元錢一市斤吧。”
記者:“現在市場上好賣嗎?”
李玉生:“好賣。”
記者:“一般是哪些人來買?”
李玉生:“天津,天津北京。”
今年將是李玉生最后養殖這些牙鲆魚了,因為明年這些池子里將全部改養半滑舌鰨,到時李玉生的效益也將比現在養牙鲆魚至少高出很多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