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叫著“狼來了”!沒想到,“狼”真的闖進來了。
日前,多位正忙于年中市場營銷盤點大會的國內太陽能企業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談的最多就是“洗牌開始了,生意難做啊!”
去年底以來,國內太陽能市場便悄然拉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洗牌運動,并以加速席卷整個行業。行業資深分析師冷躍進認為,在市場還繼續保持著穩定增長的背景下,一大批中小企業和手工作坊卻出現了“關門歇業”、“轉產他業”等情況。洗牌的突出標志便是“企業陣營兩極分化,大企業越來越強,小企業越來越難”。
市場兩極分化
今年初以來,記者在采訪過程中,聽到最多的聲音便是“某地區又有幾十家企業關停轉產”、“某上游企業的玻璃管積壓嚴重、庫存激增”、“市場洗牌加速了,某些大企業卻宣稱有90%以上增長”。
中國農村能源協會太陽能專委會主任羅振濤則指出,今年上半年,國內太陽能熱水器市場仍保持著穩定增長勢頭。
不過,來自江蘇、浙江、安徽、山東等地的多家太陽能企業卻向記者抱怨:“市場越來越難做了,鄉鎮和農村市場上的優質經銷商都被大企業搶走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實力小的商家,很容易受到價格、政策的誘導。”
來自江蘇常州的多家太陽能企業負責人也表示:“現在面向農村的零售市場,實在很難做。不過企業從去年底就開始做熱水工程,業務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倍以上,一個大的熱水工程就達到了1000多萬元。這比招商打廣告、做大篷車路演抓終端銷售簡單多了。”
多位企業內部人士也指出,“從去年開始實施的家電下鄉政策,原本以為企業中標后就能在農村市場獲得大發展,沒想到一下子有160多家企業中標,中標和非中標企業在農村市場的爭奪從價格、產品、促銷上升到了人脈關系、哥們義氣等層面,在農村市場都相當困難。”
嘉興市太陽能協會秘書長徐朱靈則透露,由于定位低端制造、低價營銷,今年初以來,整個嘉興地區的太陽能上下游企業均出現了不同程度下滑,甚至出現了一半以上的企業放假停業的極端情況。
與上述企業不同的是,以太陽雨、桑樂、桑夏、太陽寶、同濟陽光、華揚、輝煌為代表的一批大企業,卻出現了40%—90%不等的大幅增長。同濟陽光太陽能總經理管金國告訴記者,雖然與去年底制定的翻一倍的目標有所差距,但在行業洗牌背景下,我們仍實現了40%以上的增長。而太陽寶太陽能營銷總監張勝利也透露,企業與去年同比實現了42%的增長。
太陽雨太陽能營銷總經理陳榮華則透露,“企業在今年上半年的增長超出預期,整個市場銷售處在了擋都擋不住的上升快通道。”不過,陳榮華并未透露具體增長數據,但表示這一數據也讓他嚇了一跳。去年,太陽雨的增長速度則是同比翻一倍。
分析人士指出,市場洗牌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對于大企業而言,就是擴大市場競爭優勢的最佳機會。對于眾多中小企業而言,則無法回避銷售下滑、競爭乏力等問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