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浙江省嘉興市率先在全國成立排污權儲備交易中心,要求所有新建項目必須購買排污權。
三年來,嘉興市進一步拓展排污權交易市場,原本無償排污的老企業也要收取有償使用排污指標費。
如今,嘉興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這條路越走越寬,從環境管理中的一個“突破”點逐漸變成了“關鍵”點。
■排污權有償使用與交易制度初探三年,環境效益如何?
□交易額累計達1.86億元,涉及企業過千家
2007年11月,浙江省嘉興市排污權儲備交易中心正式掛牌,成為全國試行排污權有償使用與交易的先行者。從此,在嘉興,排污權對新建項目或企業來說,不再是“免費的午餐”,所有新、改、擴建項目新增的排污權必須從儲備交易中心去購買,要的越多,花錢也就越多。嘉興市政府制定出臺了《嘉興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權交易辦法實施細則(試行)》,規定了詳細的步驟、規范和依據。儲備交易中心設立在嘉興市環保局內,受市政府委托行事,是全市唯一合法的排污權交易平臺。
那么,儲備中心用來交易的排污量從哪里來?據介紹,主要來自嘉興市減排的結余。如大型集中式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扣除完成減排任務后的余量,一些排污大戶通過中水回用節省下來的余量。據統計,到現在為止,嘉興市排污權交易額已累計達1.86億元,參與交易的企業超過了1000家。
推行排污權有償使用與交易制度,對嘉興近年來環境質量的不斷改善起到了積極作用。一方面,2009年,嘉興市新上建設項目中,重污染行業的企業比例比2007年下降了20%,推動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另一方面,由于排污權要花真金白銀購買,企業開始精打細算,中水回用、狠抓減排變得自覺自愿。據2009年嘉興市環境質量公報顯示,劣Ⅴ類水比2007年下降了25%,氨氮、總磷等污染物指數均呈下降趨勢。
■排污權交易量日漸吃緊,市場低迷,政府怎樣破解難題?
□全面啟動老企業初始排污權核定與分配
一年前,嘉興的排污權交易正順風順水之時,一個棘手的問題擺在了市儲備交易中心面前:排污權儲備即將見底,交易量明顯下滑。
嘉興市環保局認真分析后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2005年減排統計在冊企業的減排已近尾聲,使收儲量越來越少,即便是那些大型污水處理廠,貢獻值也十分有限;二是未計入2005年減排統計名冊的一大批老企業,沒有融入交易市場。
于是,嘉興市環保局對癥下藥,從3個口子切入進行“倒逼”,擴大收儲面、增加“貨源”。首先是以污染減排為契機,強調公平承擔減排義務原則,老企業和新企業一樣,都需要支付環境成本。其次,通過總量控制原則,加強對企業排污量的監管,促進企業不斷減排。最后,遵循區域經濟社會良性發展原則,推動產業結構調整,騰出更多環境資源。
2009年下半年起,嘉興市全面啟動老企業初始排污權核定。由各級環保局分別按照監管權限,通過確認各企業環境統計、排污申報等數據,開展現場監測,按戶排查,然后以環評報告為基礎,以實際排放量為基準,扣除規定進入減排的量,算出各家企業的確認排污量。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包括縣、市、區)已有2000余家企業明確了最新的排污指標,其中市直屬的第一批61家企業已登報公示。接下來,2000多家企業新確認的排污量也將陸續公布,接受公眾監督。同時,這種“倒逼”不只是前置測定規范,更有后續措施強化監管。嘉興市環保局局長章劍說:“我們將老企業的排污權配置以后,還要把監管能力搞上去。如我們準備在全市推廣‘刷卡排污’,一旦排污企業超量排污,我們就可以實時控制,甚至取消其排污權,促使企業去租賃或者購買排污總量。”
《嘉興市主要污染物初始排污權有償使用辦法(試行)》近日已由市政府正式公布。這一辦法推出了不少新東西,例如,購買排污量分一次性購買、分期購買、臨時購買和企業自主減排等多種方式,有償使用期限為5年~20年;采用新老排污企業差別化對待的原則,對老企業予以最高40%的價格優惠;建立剩余排污權回購機制,回購價格高于老企業的初始價,低于新企業的有償價等。章劍說,這么做既能鼓勵企業積極申購排污權,又可消除企業囤積排污權獲利的投機心理,從而有利于排污權初始分配工作的有效推進。
■排污權有償使用與交易滲入環境管理,地位有何轉變?
□已從最初的試點逐漸進入環境管理主渠道
三年來,嘉興市排污權有償使用與交易已從最初的試點逐漸進入環境管理主渠道;從環境管理中的一個“突破點”逐漸變成了“關鍵點”。可以說,如今在嘉興,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之路正在變得越來越暢通。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嘉興人的觀念有了新變化,從原先的“有錢就能買排污權”,變成了現在的“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排污權”。對于重污染行業,即使出高價,排污權也不賣給它。章劍說:“有了這道無形的門檻,不是我讓你上或者不讓你上什么項目,而是重污染行業自己覺得待在這里準入成本高,感覺到壓力了。”他認為,淘汰重污染行業,符合嘉興市產業結構調整的發展趨勢,符合環保部門的意愿,也契合了當今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主流。
以前,嘉興環境整治,很大一部分力氣都用在了排污企業的關、停、并、轉上。章劍說:“如果把排污權有償使用與交易做實了,宏觀上可以控制住一個區域的排污總量,微觀上可以管住一家工廠的排污總量。”
隨著這項工作的不斷深入,嘉興市的污染減排、新建項目審批、“三同時”執行、環境監管執法以及污染防治等各項環保工作出現了聯動效應,為“十二五”期間的環境質量改善、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載體。
◆ 記者趙曉 通訊員周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