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也在醞釀類似政策;中國民航局及國航已分別成立應對小組
不久的將來,航空排放可能成為令航空公司頭疼的一項新的重要成本。
當地時間8月22日,歐盟公布了一份包含2000多家航空公司的名單,進入名單的航空公司,2012年起都將被納入歐盟的排放交易體系(下稱“ETS”)。這也意味著,自2012年起,這些航空公司進出歐盟以及在歐盟內部航線的飛行,都將要為它們排放的溫室氣體付費。
在這份長長的名單中,33家中國的航空公司在列,其中包括國航、東航、南航三大國有航空巨頭,春秋、深航等民營航空,以及國泰等香港的航空公司和多家貨運航空公司,它們被分屬10個不同的歐盟成員國管理。
成本將激增
按照歐盟的規定,自2012年起,這些航空公司將被分配一定的溫室氣體排放限額,排放總量低于限額的航空公司可出售其限額剩余部分,而排放總量超標的則必須購買超出限額的部分。
根據歐盟公布的航空排放法律的初步規定,從2012年開始,航空公司獲得的排放配額將逐年減少,比如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航空公司可以獲得的排放配額相當于歷史航空排放(指在2004~2006這三年中年排放的平均數)的97%。而從2013年1月1日起,排放配額只相當于歷史航空排放的95%。
而除非商業航空運營人每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低于10000噸(約相當于一架波音747客機執行13個上海—倫敦航班的排放量),才能取得完全的豁免。
對于未能完全豁免的航空經營者,可向各管理成員國的有關當局申請免費獲發排放額,而如果在每年4月30日前未能購買交足配額沖抵其上年排放,將會被處以每噸二氧化碳排放100歐元的罰金。
“中國的航空公司到歐洲的航線正處于增長期,如果ETS實施,預計將增加不少運營成本。”國內一家航空公司的高層昨天對CBN記者表示,比如目前在國際航線上份額最大的國航,就已經擁有10多條歐洲航線,每周航班數就達到了40~50班。隨著未來航班量的增加和排放配額的減少,要為碳排放支付的費用顯然是要持續增加的。
一位航空業內人士估算,對一個快速成長的航空公司來說,如果在2005年有15架新飛機,到2012年機隊增加到30架,到2020年增加到60架以上的飛機,其整體碳排放成本將可高達2.3億歐元。
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更是預計,如果ETS執行,第一年進出歐盟的航空公司需要為碳排放繳納的費用將會讓航空業的成本增加35億歐元,相當于去年全球航空業虧損額的一半,并且這一數字會逐年遞增。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