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8日在京表示,資源稅改革對于戰略資源富裕的西部地區來講,將會明顯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延續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另一方面把提高的資源稅留給地方,目的是要更加完善基礎設施,吸引更多的資源性企業在西部落地生根。
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杜鷹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談到了企業所得稅問題。他指出,對西部鼓勵類產業企業的所得稅減按15%征收,這個政策實際上前十年也有,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因為從2008年1月1日開始,我國統一了內外資企業的所得稅稅率,稅率從33%統一到25%。在全國的所得稅優惠政策基本都取消的情況下,中央仍然對西部實施所得稅的優惠政策,體現了中央支持西部大開發的決心,西部地區可以在這個政策里收益很多。
分析人士指出,盡管15%的所得稅率與之前十年相比沒有變化,但是發改委意在強調,當下西部的投資環境還是不錯的,不要因為資源稅改革影響到企業的投資決策。
杜鷹在會上表示,新疆資源稅改革試點的稅率是5%,今后要逐步向全國推開,不同資源產品的稅率可能會不一樣。
國信證券分析師嚴蓓娜表示,此番表態是為了穩定預期,避免資源性企業回避對新疆的投資,并增加對其他西部省份投資的扭曲,減少政策推出的區域性時差造成不必要的資源配置和投資的扭曲。
杜鷹還表示,資源稅改革將會明顯增加地方的財政收入。嚴蓓娜認為,資源稅留存當地為加快產業升級、改善當地投資環境創造了條件。由于初級礦業的產業鏈條較短,無法帶動資源所在地的就業與經濟發展,因此西部各地實現資源深加工產業的升級,不僅減少了地區間不平衡,也減少了對長距離運輸線路(包括鐵路、輸電網和輸氣管線)的壓力。從全局角度看,這對于激勵當地政府進行資源開發和轉換有所裨益,有利于中國能源自給率的提升。
將煤炭納入資源稅改革范圍
溫家寶總理在日前召開的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上表示,對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稅由從量征收改為從價征收。與新疆試點方案相比,此番表述明確將煤炭納入資源稅改革計劃。
東方證券分析師王晶認為,總體思路應該是在保證煤炭供應受影響較小的前提下,進行煤炭資源稅改革,提高煤炭資源的開采效率。預計資源稅改革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新疆作為資源稅改革第一站,在保證資源稅對全國經濟影響最小的同時,提高新疆的資源開采效率;第二步,將資源稅推廣到西部12省,并將擴大到煤炭行業。如果該方案沒有明顯影響到經濟的發展,再進行第三步改革,將資源稅推廣至全國。資源稅征收的標準預計是從價按照3%-5%征收,課稅標的可能是坑口價,也可能是實際售價。
據王晶預測,按照從價稅3%計征,以2009年售價和銷量計算,煤炭資源稅改革將使中國神華、露天煤業、盤江股份等上市公司每年共新增資源稅19.04億元,是2009年實際繳納資源稅的2.12倍。
對于油氣企業的影響,嚴蓓娜表示,此次資源稅推廣對中石油影響略大,主要是因為中石油的長慶油田、四川油田是其油氣產量大戶。嚴蓓娜認為,資源稅率推廣到全國之后基本上不會有進一步的利空,稅率近期繼續上升的可能性不大。而特別收益金還有調整的空間,今明兩年天然氣價格繼續上調仍然是比較確定的。資源稅改革的總體影響是正面的。(記者 朱宇)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