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一幅這樣的畫面:超市里,每件商品上標注的不僅有商品的價格、材料組成、產地,還標明因生產這件商品而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多少是消費者決定是否購買的主要因素,其重要程度與價格等同,甚至更重要。
這樣一副未來畫面似乎遙不可及,要讓環保因素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超過價格因素似乎過于理想化。不過若我們再描畫一幅圖畫,沒有高高聳起的煙囪,夜晚的星空清晰可見;沒有托著尾氣滿街跑的汽車,清晨的藍天白云分外清爽……這就足夠有吸引力了。事實上這副圖景可以被稱為“零碳未來”——不僅是人們的一種理想,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渴望和憧憬。也許你依舊會質疑,夢想未必有足夠的動力可以改變每一個人的行為。但是,這不等于我們只能空嘆坐等。
全世界將分時區“接力”關燈一小時活動已經體現了大家的誠意。消費者永遠需要引導和教育,而一盞小小的燈便可引向光明之道。
“低碳經濟”下的綠色照明
環境已然給了我們足夠多的警醒。越來越熱的天氣,不斷融化的冰雪……于是“低碳經濟”和“零碳未來”一樣,理所當然成為了時髦詞匯。所謂“低碳經濟”,指的就是在發展中排放最少的溫室氣體,同時獲得整個社會最大的產出。
未來,人類可以通過更多利用可再生能源、往地下儲存二氧化碳等方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同時又不影響公民的社會福利和生活質量,不犧牲社會、經濟的發展。“低碳經濟”描述的是一個美麗的未來。它的迷人之處是在于它不僅能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創造適宜人類居住的自然環境,同時它也是刺激全球經濟復蘇的強大動力。這對于那些急于發展又操心環保的人士而言,是一種近乎完美的選擇。因此低碳經濟被人們認為是繼工業革命、信息革命后,第五波改變世界經濟的革命浪潮,而低石油耗能將成為未來生活主流模式。
夢想成真需要一步一步的付諸努力。實現“低碳經濟”既要從大處著手,也不能放過細節。2008年在我國政府提出的4萬億經濟激勵計劃中,以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開發和能效提高為重點領域就占了整體的百分之十八。這是始自政府的大手筆。而細小處卻就在我們的身邊,比如更換城市一盞路燈的燈泡--這并非微不足道。事實上,現今718個城市中已經存在著的13723萬盞照明燈具,他們是中國城市中的耗能大戶,這身后隱藏著一組巨大的耗能數字。而從一盞路燈開始的城市綠色照明計劃正是走向“低碳經濟”的必經之路。
我國政府特別為城市照明制定了“十一五城市綠色工程規劃綱要”。并且以2005年為基數年,城市照明節電目標5%,5年(2006年-2010年)累計節電25%,根據十一五要求必須要達到節電290億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900萬噸的目標。
那么城市照明的綠色之路應該怎么走呢?
綠色照明的途徑
萬家燈火是城市的另一張面孔。不同于白天的色彩和魅力,夜晚的光使一座城市的歷史與現代的對話,變得更加富有層次和深意。這時,城市照明不僅僅是點亮黑夜,更是對城市的另一種詮釋作用,另一種方式和視角,去發掘城市更為深沉的氣息和靈魂。
當城市的燈光不僅僅是為了照明,人們需要為燈光付出更多。來自包括市政管理、建筑師、景觀設計師、照明設計師,為了城市的夜進行無拘束的發揮和創新。不過,若這些發光設施能融入環保理念,那么一切就會變得更加完美與和諧。
而讓城市照明綠色化。有兩個途徑。一是對新的城市照明方案上要嚴把關,保證綠色燈具的大規模使用。此外,還需要對舊城區照明系統進行改造,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兩者同等重要。
當然,綠色照明的最關鍵問題是光源的解決。這便不能不提到LED這個新興的綠色高科技產品。自從上個世紀末LED彩屏被運用到了室外廣告的范疇中,這就注定會給照明市場帶來了一場劃時代的革命。室外廣告不再僅局限于那些平面單調的二維廣告圖,三維動感畫面乃至聲音的加入,使得其更具觀賞性。體積的龐大及高清晰的畫面質量強烈地沖擊著人們的視覺神經,從而使LED彩屏在高樓林立嘈雜的商業街中輕松的脫穎而出,成為商業媒體的新寵兒。
LED彩屏作為科技與媒體的完美結晶,它不僅比普通二維廣告更生動,與同類電子產品相比,它又以特有的節能、環保、壽命長、免維修等多項優勢技壓群雄,倍受設計師,生產者和使用者的喜愛,成為實現"低碳經濟"的科技新動力。
除此之外,廢舊照明燈具的循環再利用也是一條引導城市照明的“低碳經濟”之路。所謂“廢舊照明燈具”其實是一些被放錯地方的資源,但它們又是最具潛力、永不枯竭的有效資源。其回收再利用不僅可以避免資源不必要的浪費和環境污染,還可以壓縮產品成本,有利于在社會經濟不好的大背景下加大企業競爭力,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