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德國瓦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與挪威FESIL集團簽署協議,瓦克化學以6500萬歐元購買了FESIL集團位于Trondheim市附近的Holla金屬硅生產基地。據悉,Holla Metall的年生產能力約為50000噸金屬硅。這相當于瓦克目前年需要量的大約三分之一。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首席研究員姜謙指出,瓦克化學此次收購Holla金屬硅生產基地,首先與其近期的一系列擴產計劃有關。4月份瓦克化學集團在博格豪森生產基地為生產多晶硅而擴建的新裝置舉行正式投產儀式。另外,早在2009年3月,瓦克便表示,公司在德國薩克森州農特里茨生產基地,瓦克將投資7.6億歐元建造一套新生產裝置,其年生產能力為1萬噸。而收購購買了Holla生產基地之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瓦克化學對原料的巨大新增需求。
然而,姜謙認為,瓦克化學此次收購Holla金屬硅生產基地,更重要的意義或在于,在全球多晶硅供應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提前布局,進而搶占產業未來的話語權。雖然目前全球多晶硅產業的主導權,依然掌握在包括瓦克在內的七大廠商手中,但新興廠商的迅速崛起已經對產業的原有格局造成了很大的沖擊。
以中國龍頭廠商保利協鑫為例,2009年保利協鑫多晶硅產能達到1.8萬噸,生產多晶硅7454噸,2010年更是計劃將產能提升至2.1萬噸,產量則提升至1.7萬噸。而不管從產能還是實際產量來看,保利協鑫目前基本達到全球七大廠商的平均水平。
而除了新興廠商的強有力沖擊之外,七大廠商內部的競爭也愈發激烈。日本德山計劃到2013年將 提升到14200噸,美國Hemlock更是計劃將產能從每年1.9萬噸提升為每年2.9萬噸。這些都是瓦克化學目前一系列布局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瓦克化學對于多晶硅業務的長期看好,也是其加大投資力度的關鍵因素。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多晶硅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08年全年瓦克共生產11900噸多晶硅,較2007年增產40%以上;多晶硅銷售額較上年增長80%以上。2009年瓦克公司的多晶硅業務部門的銷售額再度提高,升至11.2億歐元,同比增加35%。
瓦克公司曾表示,多晶硅業務今后幾年仍將繼續為瓦克帶來豐厚回報,憑借在多晶硅方面的技術、成本優勢及快速擴產的能力,相信瓦克的多晶硅業務仍將保持領先地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