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
目前,“低碳社會”呼之欲出,一個新的國際標準——“碳標準”即將出現在社會公眾面前,未來社會所有經濟行為都會以低能源消耗、低溫室氣體排放作為衡量標準,這個標準將是繼聯合國憲章和WTO之后的全世界的一個新的規章。值得強調的是,大力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尤其是在地球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快速崛起的中國應該而且可以擔當起保護人類共同家園——地球的重任。
睿智企業擁抱太陽能產業
據里昂證券報告顯示,隨著2009年1月江西賽維LDK多晶硅項目的第一階段生產線投產,中國多晶硅年產能達到2萬噸,每月總產出達到663噸,月增34%,平均產能利用率上升至56%。
四川通威集團2010年上半年啟動3000噸多晶硅項目,總投資預計超過20億元,并且還將適時啟動年產6000噸多晶硅項目的建設。
多晶硅被冠以“產能過剩”是偽命題,有前瞻性的企業會堅定走太陽能光伏發展道路,其中的原因非常簡單:太陽能光伏事業是新能源革命的核心爆發點。
太陽能產業30年內將超房地產
我國2008年太陽能電池產量已突破2000MW,占全球產量的36.7%,其上游的多晶硅大規模、產業化生產技術日趨成熟,已可實現整個多晶硅生產的封閉運行,接近零排放水平。我國光伏產業自2002年以來,太陽能電池產量年平均增長率高達191.3%,2007年開始成為全世界最大光伏組件生產國。中國目前發電裝機容量的10%用光伏發電來提供,這將形成1-2萬億元的新增產業規模。如果在未來用光伏發電取代其中的10%、30%,甚至更多,只算其中的30%,用20-30年的時間來實現,這個過程就會支撐中國未來超過房地產產業規模這樣一個大的新興產業的形成。
采取9條措施力挺太陽能
20年前,居民用電電價每度0.4元,20年后的今天則為0.62元,漲幅達55%;10年、20年后,隨著資源的快速枯竭,煤炭價格將像石油一樣高出今天數倍,從而導致占我國電力比重70%的煤電電價大幅攀升。據此測算,未來10年、20年,煤電上網電價達到1.5-2元/度是完全可能的。
根據目前中國產業發展現狀,劉漢元認為應該有計劃地采取以下若干措施:(1)建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專項國家級統一領導機構;(2)建立2-3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級研究開發機構;(3)建立太陽能電池研究開發的產、學、研合作體系;(4)鼓勵中國電力和石油進入太陽能行業;(5)實施太陽能產業原料基地建設,健全光伏工業全國布局;(6)開展重點城市光伏并網發電示范;盡早制訂“上網電價法”;(7)開展太陽能光伏建筑材料,制定建筑優先利用太陽能和太陽能建筑一體化強制實施條例;(8)有計劃地大力推廣太陽能電池供電的半導體照明城市道路、住宅小區示范;制定我國太陽能利用百萬或千萬屋頂計劃。由此,國家財政并不需要拿多少錢,就可以讓這個行業自動、良性地運行起來,從而解決我國清潔能源的永續供應問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