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給中國人帶來了好消息。
這位有著黃皮膚、花白頭發的美國第二代華裔移民,在5月23日出席美國商會與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午宴致辭時說,“開發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清潔能源和能效技術,將為中美創造21世紀最重要的經濟契機之一。”
被喻為美國清潔能源推銷員的駱家輝,此次帶領了通用電氣、波音、杜邦和杜克能源等24家美國企業組成的貿易代表團訪華,這些企業據稱代表了“美國在清潔能源發電、能效提高以及電能存儲、輸配電領域的最高水平”。駱家輝表示,中美兩國將致力于開拓清潔能源的廣泛合作。
能源與氣候變化,也是今年5月24日到25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重要議題。駱家輝一行,作為對話前夕美國政府派出的第一支部長級貿易代表團,凸現出美國政府對于清潔能源合作的重視。
由于駱家輝此行推介的清潔能源技術,大都屬于美國管制的高新技術,對此,他多次表示,目前美國政府正對出口控制體系進行修改。但更重要的意義或許在于,中美清潔能源合作不僅可能成為美國放寬對華高科技出口限制的突破口,也許還為中美建立進一步互信提供契機,并促進彼此經濟結構調整。
美國盯上中國清潔能源市場
作為世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清潔能源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中國國務院在擬訂《“十一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時,曾對國內的節能減排提出了系列約束性目標:到2010年,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
雄心勃勃的政府節能減排計劃,意味著將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產能,為清潔能源技術騰挪市場空間,醞釀嶄新的市場機會。
以風電為例,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2005年,國內風電裝機容量不到100萬千瓦,而在此后四年,這一數字連年翻番,到了2009年底,按該指標計算,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風電大國。
風電裝機容量的大躍進,催生了大批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目前在中國內地和香港上市的風電概念企業已達6家。外國企業也從中獲利很多,2009年,即便遭遇全球金融危機,作為全球風輪機電氣元件的最大供應商——ABB在中國的風電業務比上年增長125%以上。
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今年5月對外表示,2009年中國在清潔能源上總共投資達346億美元,冠居全球,比排名第二的美國高出近一倍。美國商務部預計,到2020年,中國清潔能源市場將達到1000億美元。
“這么大的市場誰不想分一杯羹。”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鄭超愚對記者說,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市場,對此,擁有強大科技實力的美國必然有所行動。
2009年7月,中美兩國共同出資1500萬美元,在北京成立了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節能建筑、清潔煤、清潔能源汽車被納入優先研究領域。較之此前美國企業零星進入中國清潔能源市場,該聯合研究中心的成立,被認為是美國政府將清潔能源納入戰略層次考慮。
美國不放過任何一個展示清潔能源技術優勢的機會。在位于上海世博園的美國館安裝有太陽能照明設備、光伏電池、以及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稱,“美國館是創新和環保責任的典范,將在整個世博會期間保持碳中和。”
希拉里.克林頓在出席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前夕,還特別撰文《美中兩國取得的成就超越世博會》指出,美國和中國是全世界兩個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溫室氣體排放國。因此兩國肩負著獨特的責任,需要主導抗擊氣候變化的努力,塑造清潔能源的未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