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研究所的周國梅博士最近在中國商貿促進團訪問瑞典期間向瑞典工商界代表重點介紹了中國在節能減排,調整產業結構和改變增長方式方面采取的措施。她說,中國把金融危機當成了改變增長方式,推進環保事業的機遇。
中國在十一五期間確定了單位GDP 能耗下降20%, 污染物排放下降10%的目標。
周博士說,面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出臺了一系列刺激計劃。中國把刺激經濟發展既當作一次節能減排,調整產業結構改變增長方式的良機,又當成推進環境保護事業的機遇,并采取了一系列加強環境保護的政策措施。她列舉了五項措施:
首先,新增投資重點支持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工程。周國梅博士說,中國政府把節能減排當作擴大國內需求使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在4萬億元新增投資當中,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工程直接投資約2100億元,間接投資約3800億元。在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在中央新增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工程投資230億元,占10%。項目涉及重點流域污染防治,垃圾無害化處理,天然林保護和防護林建設等領域。
其次,完善環境影響評價的宏觀調控的作用。周博士說,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中國實行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度。對符合環保政策的項目開通綠色通道,對不符合規定的建設項目設置防火墻。嚴防高污染,高資源消耗,低水平重復建設和能力過剩的項目。據統計,2008年,環境保護部共否決了156個高污染高資源消耗項目,批復了579個項目。通過落實減排措施,能夠削減二氧化硫46萬噸,化學需氧量COD3.84萬噸。同時,對環境問題嚴重的地區緩批項目。
第三,加快推進治污工程建設,淘汰落后產能。周博士說,2008年全國共建成投產9712萬千瓦脫硫燃煤機組,裝備脫硫設施燃電機組占全部火電機組的比例由上一年的48%提高到60%。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脫硫裝機規模最大的國家。新增城市污水處理能力每天1149萬噸。全國城鎮污水處理率由去年的62%提高到目前的66%,也已經成為世界上污水處理規模第二大的國家。
第四,全面啟動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周博士介紹說,國務院第一次召開了農村環保工作會議,提出了一系列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的特殊政策,專門成立了農村環保專項基金。安排了5億元支持700個村鎮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示范建設。帶動各地投資近10億元。受益農村人口達400萬。2009年中央環保專項資金計劃將增加到10億元。
第五,建立健全節能環保法規,標準和經濟政策。周博士說,中國新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已經開始實施,中國還頒布了《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和《公共機構節能條例》等法規,發布了一系列節能環保措施。引導綠色信貸,綠色貿易,綠色證券,綠色保險等一系列環境經濟政策。據統計,通過對上市公司的環保核查,僅2007年就促使27家公司投入3.5億元治理污染。對太湖流域污染問題,中國啟動了江蘇省太湖旁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
周博士說,十一五以來,中國政府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實行重點節能環保工程和加強環境管理等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
據統計,2008年,全國化學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比上一年下降了4.42%和4.95%。與2005年相比,COD下降6.61%和8.95%。周博士說,可以預計,中國今年可提前實現十一五二氧化硫10%的目標。從環境質量來看,全國746個地表水控制斷面水體COD平均濃度比上一年下降了12.3%。中國七大主要水系象長江,國控斷面一至三類水質比例為55%。城市空氣,113個重點保護城市空氣二氧化硫平均濃度比上一年下降7.7%。空氣質量優良天氣提高了3%。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