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完成“10萬畝碳匯林”計劃,今年4月21日,鄂爾多斯市多家企業派員工到郊外植樹。
日前,鄂爾多斯市政府組織動員,以伊泰、匯能、滿世等200多家企業率先出資、出力,傾力營造10萬畝碳匯林。這是該市實施生態城市“大樂章”中又一部受到市民鼓掌的綠色“樂曲”。
該市倡議企業每生產10噸煤,就捐植1棵“節能減碳樹”,共同營建10萬畝碳匯林。這一項目的實施,將有力地推動該市森林碳匯,促進地區低碳經濟的發展,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可持續發展。同時,該市實施“兩個雙百萬畝”生態工程,計劃到2012年,全市將建成“雙百萬畝針葉林”、“雙百萬畝闊葉林”,即建成100萬畝樟子松、100萬畝油松林,100萬畝沙棘林、100萬畝山杏林。通過“兩個雙百萬畝”生態工程建設,形成樹種多樣、功能完善、結構合理、可持續發展的森林生態體系,為構建生態文明,實現工業經濟與生態經濟的共贏打下堅實的基礎。
——堅持生態先行、生態治理為目標,出臺并落實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鄂爾多斯市政府堅定不移地推進“三區”規劃方案,大力推進了生態自然恢復區的人口轉移,堅持宜草則草、宜林則林,推進生態基地和生態恢復區建設。從“城區園林化、郊區森林化、道路林蔭化、庭院花園化、農田林網化”做起,以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綠化模范單位為目標,全面推進城鄉綠化一體化建設,以人為本,努力打造良好的人居環境。
——堅持大張旗鼓、理直氣壯地宣傳生態建設理念,公民生態道德素質明顯提高,低碳生活觀念深入人心。為生態做貢獻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斷增強。植樹造林已成為全市人民的自覺行動。保護林地綠地為榮、破壞侵占林地綠地為恥的榮辱觀已經形成;綠化國土、美化家園、凈化空氣、延長壽命的生活理念已成為新時尚。于是,栽植結婚紀念林、三八林、母親林、家庭林等一片片“綠色方陣”如雨后春筍。
——堅持一級抓一級、人人抓落實,生態建設成績斐然。近年來,當地政府投入大量資金搞生態建設,其中2006年至2009年期間,地方財政和社會各界投入生態建設的資金達50億元,使得全市生態狀況擺脫了長期以來“惡化、治理、再惡化、再治理”的困擾,實現了由嚴重惡化到整體遏制、大為改善的歷史性轉變。目前,全市森林覆蓋率為22.21%,植被覆蓋率為75%。愛綠、植綠、護綠、養綠的風尚逐步形成。人們改善生態、關注生態、保護生態的法律意識日益增強,生態城市、生態園區、生態社區、生態企業、生態家庭已成為人們的共同追求。全市涌現出像殷玉珍、烏日更達賴等為代表的500畝以上造林大戶847戶,5000畝以上的有57戶,以家庭為單位的個人造林完成144.9萬畝。(韓雄亮文 賈立君圖)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