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使低碳經濟成為當前的熱門話題。當前我國已經成為CO2的排放大戶(中國2008年CO2的排放量占世界的20%,和美國持平;2009年中國的人均排放量已經達到世界平均水平),2007年,我國泛化工行業排放的CO2占到
全國排放的40%,因此化工行業必須承擔節能減排的重要責任。實現低碳經濟可以通過源頭治理,過程治理,末端治理等三種主要途徑來實現,其中蘊含的投資機會我們主要概括為核能,電動車產業鏈,外墻保溫等。
源頭治理主要指可再生能源的開發,主要涉及風能,太陽能,核能等新能源。風能不穩定,太陽能除了不穩定以外,其多晶硅制造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目前來看,風能和太陽能只能成為新能源的一種補充,核能則有望成為未來新能源的主體。
過程治理指生產與消費中節能。該途徑主要涉及能源的利用效率問題,據有關資料表明,我國工業能耗較國際領先水平高30%左右。煤炭資源利用效率最高的方式是煤炭發電,與煤炭發電相比,煤制油,煤制氫氣,煤制天然氣等任何煤化工項目都是不效率的。參考美國尋找替代能源的三次經驗,氫氣由于儲存等技術問題沒有成功,乙醇由于造成全球糧價上升等問題使實際的可行性受到質疑,回歸傳統的電力成為美國第三次嘗試,若美國堅持傳統的電力產業,電動車產業鏈將會蘊含的廣闊的成長空間。具體到行業,我們認為電池,電解質,電解液,正極材料等行業的成長空間。
我國超過50%的能耗源自建筑,建筑節能主要用到外墻保溫(MDI,聚醚),特殊的玻璃等領域。盡管外墻保溫領域PU具有最好的綜合性能,但由于當前建筑節能政策執行起來需要一個過程,EPS等保溫材料還有一定的市場。若未來政策執行65%的標準,PU絕熱性好,用料少占地少的優勢就會得到充分體現(在北京需要8~10公分EPS,聚氨酯只要3~5公分。在哈爾濱最冷的地方需要EPS15~20公分,聚氨酯則只需8~10公分),此外聚氨酯燃燒后不易流動也是聚氨酯的另一重要的優勢。
90年代以來,專用化學品高利潤的狀況有所改變,經濟全球化,行業競爭激烈,產能轉移至亞洲地區后低價趨勢等使得專用化學品行業的高利潤狀況有所改變。當前的專用化學品中,有些領域已經成熟甚至區域飽和,如燃料,顏料等紡織化學品,塑料和橡膠加工助劑,油田化學品,選礦化學品,感光化學品,涂料和著色劑等,而以電子化學品,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粘膠劑,造紙化學品等仍在快速發展。
涂料,油墨,染/顏料:中小企業數量多,行業集中度不高;我國企業以生產低附加值的產品為主,國際大公司銷售附加值高的產品;該行業受原料價格影響較大,整個行業的銷售利潤率保持在5%,中低端產品萎縮,名牌企業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縮短。
涂料:我國涂料產量2009年達到911.3萬噸,建筑涂料產量為261.67萬噸。生產廠家數量多規模小,集中度低,2008年前十名企業總銷量占總市場份額的12.5%,多數企業年均產值為100萬元,超過5000萬元的不足3%。外資企業的市場占有率為45%,國內企業以工業涂料為主,其產品質量基本趕上國際的競爭對手,但國內廠商在汽車漆,環保建筑涂料方面還有一定的差距。行業未來的發展將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和新興產業,對產品節能環保的要求將會更高,行業洗牌將會加快。上市公司神劍股份[26.113.45%]從事的無溶劑涂料將有廣闊的空間。
染料/顏料:2009年,我國染料產量達到183.9萬噸,占世界產量的55%,其中約有40%用于出口;有機顏料產量達到18.5萬噸,中間體產量60萬噸。染料,顏料,中間體總產量達到160萬噸,據世界第一位,占世界總產量的60%;規模企業數量約達到500多家,多數廠家產品雷同,科技含量較低;行業的發展將以擴大內需為主,整體上看行業成長的空間不大;該行業平均利潤率非常穩定,且行業龍頭控制利潤率,新進入者有較強的壁壘;相關上市公司:從事活性染料,分散染料的浙江龍盛,浙江閏土,從事活性染料的浙江龍盛,川化股份,浙江閏土。
油墨:2009年我國油墨產品產量達到51.5萬噸,351家企業工業總產值209億元,利潤總額達到13億元。業內大小且有超過800家,主要分布在經濟較發達的珠江三角洲,長江中下游,渤海灣,膠東地區等;我國油墨行業總體上產能過剩,但產品結構繼續調整,我國油墨行業50%產品屬于膠印油墨,印刷業主要使用的是傳統溶劑型油墨,代表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水性油墨在我國起步較晚,當前僅占行業總量的7%,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代表上市公司:天龍集團。
電子化學品:電子化學具有質量要求嚴,對環境包裝運貯存的潔凈度要求苛刻,產品更新換代快,開發投資投入大,技術含量高,用量相對較小等特點;我國2008年電子化學品企業超過150家,產能達到24萬噸(含硅片和太陽能電池化學品),年產值約200億元,總體技術水平達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和本世紀初初的國際先進水平;我國產品供不應求,需求50%依賴進口,即便是低端市場,利潤率也超過30%,一些優質企業甚至能達到50%;"十五"期間,行業產值的年均增長率超過20%,屬于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范圍,成為國內化工行業中發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行業之一;代表上市公司:生產液晶中間體的永太科技,與鋰電池相關的江蘇國泰,多氟多,當升科技將會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
化學試劑:2009年產量達到62萬噸,總產值140億元,企業共有490家,可滿足國內需求的90%,高檔高精度依賴進口;通用化學試劑,超凈高純化學試劑,生化試劑,其他領域分別占14.3%,15%,42.8%,7.2%;化學試劑行業是具有穩定的高利潤產業,平均銷售利潤率在20%以上,通用化學試劑的平均銷售利潤率為20%左右;臨床診斷與生化試劑,高純試劑和實驗室化學品三大部分將成行業發展的重點,其利潤率將保持在30%以上,其余的一些子行業各如,造紙化學品,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水處理劑(柳化股份),表面活性劑,塑料助劑,粘膠劑(回天膠業,硅寶科技,油田化學品等在此不一一羅列。
我們的觀點:專用化學品行業發展迅速,蘊含著較多的投資機會。專用化學品自身量小,價高,技術含量高,當前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的化工類企業均是各自行業的龍頭,具備相當的投資價值,其當前較高的估值可以通過產能的達產而逐漸消化。在當前傳統大宗化工弱勢復蘇,專用化學品迅速發展的前提下,我們預計將必然會有一批專用化學品的公司具有長期的投資價值。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