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場訊) “既然年輕,為什么不做點讓自己高興的事呢?比如,在投入了心血的店里打雜跑堂,再累我也滿心歡喜。”――店員“南方”
“李雷和韓梅梅”是1993年人教版英語課本中的人物,作為80后集體回憶的一種象征,衍生出了以此為主題的歌曲、漫畫等一系列物品。可是,你見過以此為主題的串串店嗎?
前日,一群自稱本土“窮二代”的80后在成都市區開了一家名叫“PollyHouse”(音譯為“薄利好吃”)的主題串串店,賣的是新式串串,更是80后念念不忘的童年美好時光。
串串店內充滿著童年味
一棵大樹橫在店門口,以明黃色為主的裝飾色彩,門口是一串自制的晴天娃娃。位于街角的“PollyHouse”位置不顯眼,但店面十分扯眼。
走進店內,腳下是一片石子水泥地面。抬頭,一張印著英語課本上主角們的招貼畫映入眼簾。
拿店員“still3”的話來說,“behigh”(亢奮起來)就是點睛之筆了,“寫盡了年輕人天生就有的范兒。”
店面右側的一扇門上,貼著李雷和韓梅梅手拉手的照片,“正確對待男女關系”的中英文旁白讓人忍俊不禁。
老式電視機、1985年的老成都照片,店面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童年的味道。
一串黑白照片,用木頭夾子懸掛在麻繩上,上面有店員still3拍攝的陌生人的鬼臉,生動又逗趣。《灌籃》高手里的流川楓、機器貓,還有許多80年代經典動畫主角,都靜靜立于角落,與你的目光不期相遇。
墻壁上,還懸掛著流動紅旗和小黑板,上面記錄著當日值日生的日記。周六的日志這樣寫道:“我們昨天晚上忙碌了一個通宵,今天終于能開業了!OHYEAH!”大堂里,擺了幾張餐桌,因為餐桌外形酷似學校里的推拉課桌,晃眼一看,這里就像是教室。
一落座,一杯用搪瓷杯盛放的酸梅湯立刻呈上,這種搪瓷杯如今已經在大部分家庭消失,手工熬制的酸梅湯嘗起來酸酸涼涼。
做喜歡的事辛苦也值得
一張門簾背后,是忙碌的大廚。
兩名廚師原本在西餐廳工作,拿著不錯的薪水,“被我們拉下水的,哈哈,我們6個朋友聊起80后集體回憶,一拍即合,籌備半年有了這家店。”
still3說,店面的主題很明確,但食物也是吸引人的重頭戲,“賣的是新式串串,干凈不油膩。”他說,店里的特色是各式天婦羅和醬子板燒,“保證是獨創口味。”
這家主題串串店還有新奇創意,每次吃飯都積分,積分升年級,從一年級一直往上升,年級越高就可以換到更多創意用品,包括海魂衫、紙模型、機器貓等。
“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咸魚有什么分別?”still3說,他們是群理想主義的年輕人,因為心中有夢想,一直在勤奮努力,“我們在做喜歡的事,辛苦但值得。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