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昨晚宣布,從5月10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次調整之后,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由原來的16.5%上調至17%。中小金融機構暫時保持在13.5%。至此,存款準備金率水平與2008年10月15日基本持平。
對此,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此次在這個時點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令人感到意外。他認為眼下存款準備金率已經屬于較高水平,如果繼續上調,央行今后的政策調整空間將進一步縮小。如果說今年此前的2次上調是針對銀行放貸過多的話,此次上調表明了央行對經濟回升的樂觀態度,顯然更多是出于預防通貨膨脹的考慮。魯政委認為,此次上調意味著包括重啟三年期央票在內的措施無法滿足收縮流動性的要求。
今年4月8日,人民銀行重啟發行三年期央票150億元。這是距離2008年6月26日三年期央票最后一次發行,間隔22個月后央票再次啟動。4月22日央行在銀行間市場發行900億元三年期央票,是4月8日重啟發行三年期央票的6倍。理論上講,發行三年期央票有利于調整信貸中長期比例偏高的結構,而這一效果是單純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上調所無法實現的。魯政委認為,事實上三年期央票重器所凍結的不到4000億資金,無法滿足人民銀行控制流動性的需求。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分析認為,人民銀行一年內第3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的最大目的在于對沖。一方面,連平贊同魯政委在央票方面的觀點,存款準備金率上調是對目前到期央票的對沖。另一方面,一至三月份外匯占款的不斷增加,是央行痛下決心的因素之一。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3月末,外匯占款為200590億元,一季度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達7478億元,而同期外儲增加額約合3270億元。外匯占款的增量比外匯儲備多出4208億元。外匯占款增量遠大于外匯儲備的增量,說明熱錢流入規模加大。雖然目前沒有明確數據說明外匯占款詳情,但央行在動用貨幣政策工具時,將會受到這部分資金的影響。
連平認為,存款準備金率上調也是對銀行信貸的進一步抑制。今年7.5萬億的信貸規模,按照四個季度3:3:2:2的比例,今年一季度應該為2.25萬億,而根據人民銀行的數據,今年一季度貸款實際發放超過2.8萬億,已經超量。通過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抑制信貸過快投放是情理之中的選擇。
聯系到最近有關部門出臺的房地產新政,魯政委認為,此次調整并不是為樓市而來。他表示,相關銀監會此前的相關政策已經闡明立場,從一定意義而言,那也是微觀貨幣政策的一部分。銀監會的相關規定實際上已經等同于對房貸進行了變相加息。不過,也有專家認為,此次調整是房地產新政的策應政策,從源頭上抑制了銀行的放貸沖動。
分析人士認為,還不能將此次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視為寬松政策的退出。一般來說,利率調整才是衡量貨幣政策是否有根本性變化的標準,當前還不能說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已經轉向。那么,存款準備金率已動,加息會在眼前嗎?連平表示,目前來看,短期內加息可能性不大。一方面,利率的調整對資本流動性影響巨大。目前中美利差客觀存在,單方面加息,將導致大量境外流動性“回潮”;另一方面,我國經濟剛剛步入企穩回升階段,企業盈利水平尚未完全恢復,此時動用利率手段,企業經營壓力加大,貨幣政策的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