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百舸爭流。建材行業這個被外界片面理解為“礦業+窯業的高耗能產業”太需要一個振奮人心的企業和故事出現了。
中材節能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中材節能)是一個至今仍保持低調本色從事余熱、余壓利用的專業化公司,一個至今仍偏居天津一隅的余熱發電全方位服務商,依靠技術和質量,重組僅兩年的這家公司不僅成長為國內余熱發電產業的一個標桿,更成為中國余熱發電產業在全球的一張名片。中國水泥協會副會長曾學敏評價說:“中材節能走過的歷程就是中國水泥余熱發電事業走過的歷程。”
受到如此之高評價的中材節能當然非等閑之輩。中材節能從水泥工業廢氣余熱的回收利用起步,現已擁有單壓熱力循環系統、雙壓補汽熱力循環系統、閃蒸補汽熱力循環系統等余熱發電熱力系統成熟技術。中材節能余熱發電技術目前已經在水泥、鋼鐵、化工、冶金等行業的余熱利用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今年1~6月公司的利潤已與去年全年持平,他們用“余熱”正在源源不斷地創造著社會財富。
推動余熱發電技術產業化
在距北京100多公里之外的天津北辰科技園區,中材節能作為余熱發電全方位服務商就是從這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為水泥等相關企業提供余熱發電工程設計及咨詢、余熱發電工程總承包、余熱發電項目投資、技術裝備研發制造銷售及對外工程總承包等服務。
中材節能兩年來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績并沒給公司的經營氛圍與節奏帶來任何變化。該公司董事長張奇對公司兩年來跨越式發展所取得的成績同樣也保持著平和的心態,他說:“我們趕上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遇,尋找到了一個符合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好產業,我們現在每天做的就是創造第一。”
正如張奇所言,迄今為止,中材節能擁有了國內余熱發電行業的多項第一:第一家擁有水泥窯低溫余熱發電系統專利技術;第一家擁有玻璃窯低溫余熱發電系統專利技術;第一家擁有自主開發的水泥廠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的研究成果;第一家在余熱發電領域承擔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水泥廠低溫余熱發電工藝及裝備技術的研究開發”;第一家擁有將計算機控制系統成功引入純低溫余熱電站和資源綜合利用電站的運行控制及生產管理技術;第一家在水泥中空窯配置立式余熱鍋爐余熱發電系統;第一家將余熱發電技術推向海外……
中材節能的前身為天津能達技術發展有限公司,重組之前,這家企業從事了多年的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的研究、開發,單純提供余熱發電工程設計服務。“余熱發電應該作為一項節能產業來運作,中材節能就是要做節能減排行業的專業化公司。”張奇認為,中材節能重組兩年來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真正實現了余熱發電科技成果的產業化。
中材節能作為中材集團的旗下企業,核心優勢在于領先的專業技術、高效的研發團隊及多年的從業經驗。除此以外,中材節能還擁有靈活的投資模式。集眾多優勢于一身的中材節能重組后就樹立了將余熱發電產業化的理念,快速拓展公司BOT、EPC兩大核心業務;堅持全球化戰略,大力開拓國際市場,牢牢把握國內市場;服務領域也從開始時的建材行業延伸到鋼鐵、冶金、化工等多行業。中材節能依靠確立的全方位服務模式,不僅從事余熱發電工程的總承包(EPC/EP)、工程設計與技術服務,還運用余熱電站的BOT投資、代理碳交易等多種服務模式,成為余熱發電業務的全方位服務商。
打造節能減排領域的完整產業鏈是中材節能重組后另一項重要戰略計劃,其中的重點是裝備的產業化。2009年,中材節能預計在裝備產業化方面的投資將達到6億元,中材節能的產業鏈將得到進一步延伸和完善。
如果不是兩年前中材節能的那次重組轉型,今天的他們或許跟國內部分設計研發機構一樣,還是在進行單純的工程設計,難以真正形成規模。也就不會有后來這段中材節能服務國內外水泥企業、實現合作共贏的成長故事了。
精品項目國內外全面開花
2009年3月,由中材節能以BOT模式承建的廣東云浮天山水泥有限公司5000t/d水泥窯低溫余熱發電站項目,經過近1個月的運行,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中材節能為云浮天山5000t/d量身定制的低溫余熱發電機組裝機容量是9兆瓦,項目合同于2007年12月簽訂,2008年11月建成投產,總投資6000萬元。
云浮天山余熱發電機組設計年發電量可以超過6000萬千瓦時,約占企業年用電量的1/3,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萬噸。今年5月份單月發電量超過650萬千瓦時,平均發電功率達到9.2兆瓦以上,比設計的平均發電功率8.49兆瓦高出了近10%。
項目運行后,業主方欣喜地看到,余熱電站機組運行的同時與水泥熟料生產線平穩銜接融合,未降低水泥熟料生產的穩定性,也從未因電站原因造成水泥熟料生產線停窯或降負荷。余熱電站的穩定運行,大大減小了水泥熟料生產的煙塵排放,對水泥熟料線的除塵設備和排煙風機的安全運行產生了積極影響。作為中材節能第一個BOT竣工項目,云浮天山項目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受到了業界專家的充分肯定。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