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動態了解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區病情變化趨勢和防控措施效果,提高防治質量和管理水平,我國今后將對這兩種地方病實行監測。
衛生部網站10日公布了相應監測方案(試行)。
根據方案,針對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每年的9月初至次年2月底,有關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將在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和陜西8個省(市),共抽取31個縣(市、區),開展改良爐灶工程進度、爐灶使用及相關行為形成情況、病情等方面的監測。
方案規定,每年同期,將在貴州、陜西兩省的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區,每個省監測2個縣,每個縣監測2個村。監測內容包括高砷煤礦管理情況、爐灶使用及相關行為形成情況、病情監測、死亡人口登記等。
監測數據的收集、匯總、分析將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機構承擔,并經市、省逐級上報,由衛生部向國務院有關部門通報監測信息。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危害嚴重的地方病,主要分布在我國中西部產煤區;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是發生于我國貴州省和陜西省產煤區的特有地方病,病區呈點狀分布。對于這兩種地方病,我國實行以健康教育為基礎、改良爐灶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