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國內光伏大省——江蘇率先宣布對光伏發電實施固定電價政策,據悉,固定電價是國外政府補貼光伏發電的主流。根據江蘇省頒發的文件,確定2009至2011年,對于地面并網電站目標電價,三年依次為2.15元/千瓦時、1.7元/千瓦時和1.4元/千瓦時。
江蘇省政府將為此建立光伏發電專項資金,通過征收一定比例的電價附加獲得,不包括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產用電。
江蘇省是國內光伏企業最密集的地區,這一政策為國內其他省份樹立了標桿,在光伏業界引發轟動,眾多江蘇省光伏企業紛紛上報相關項目,希望實現光伏發電上網,并享受補貼。由此,業內預測,江蘇省今年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去年全國市場規模的2倍。
中國的光伏產業政策從今年第一季度開始發生質的轉變。3月23日,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出臺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和財政補助暫行辦法。5月21日,財政部表示,將聯合科技部出臺并實施“金太陽”工程,重點內容將是以國家財政補貼的形式,支持國內光伏市場的啟動,計劃在近2-3年的時間內,在全國建立500兆瓦的光伏發電示范項目。
7月3日,國家能源局官員表示,《新能源發展規劃》正在討論中,根據規劃,光伏產業到2020年的發展目標將上調至20GW。
中投顧問的報告顯示,2008年中國光伏電池產量達1.78GW,占全球總量的26%。但是由于缺少有效的政策支持,98%以上的光伏電池產品出口國外。
而如今,市場研究機構認為,“低成本與技術的逐漸成熟將有助于中國拓展全球市場,中國將會主導多晶硅與太陽能電池模塊的降價,并因此強化其全球太陽能電池模塊供貨商的領導地位。”并指出,美國與中國大陸將很快取代歐洲,成為全球太陽能光伏領導市場。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