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揮繼續介紹說,根據國家相關監管機構要求和環保部門相關環境評估指標等,交行把客戶和項目按紅色、黃色、綠色三類進行分類標識管理。綠色為環保達標企業,細分為環保優秀、良好、合格、無礙四小類。黃色為環保警示企業,以企業排放達標情況、人民銀行企業征信系統環保記錄等環保敏感信息為觸發條件,細分為環保關注和環保警示兩個小類,交行將支持此類企業的節能環保改造,對一定期限內環保仍然不能達標的企業實施減退。紅色為環保風險企業,無論企業經營狀況如何,只要在環保方面不合格,交行將實施堅決的減退和禁入。
為了構筑信貸支持環保的長效機制,交行對信貸系統、流程、評估制度和手冊進行了全面升級。據了解,授信企業環保情況及環保標識被全面融入授信貸前、貸中、貸后全流程。升級后的信貸信息管理系統不僅能記錄每個企業和項目的分類情況、分類動態數據和分類標準,而且還增加了缺失環保信息的客戶流程控制,未通過環保標識和分類的信貸項目將無法完成貸款全流程。
錢文揮舉了個例子,某市一個重要化工項目向交行申請一筆數目不小的貸款,項目母公司是中國化工五百強之一,也是當地龍頭企業之一,企業資質不錯。但交行發現項目里有一項產品屬于總行140類限制類、可能危害環境的產品,同時其下游產品也屬于受國家政策限制類的產品。經過反復論證并向企業說明情況,交行最終沒有參與這個項目的融資。
“從長遠看,一旦環保標準更嚴格、國家限制措施力度更大,該項目的產品就可能會被限制銷售,對企業經濟效益和銀行都會產生負面影響。”錢文揮說。
值得一提的是,交行的“綠色信貸工程”不僅實施于新進客戶和項目的審批,還適用于存量貸款的貸后管理。
錢文揮告訴CBN:“信貸是長期積淀的過程,每年新增貸款20%~30%,銀行貸款比重較大的是存量貸款,而存量貸款中的一些客戶并未達到現有環保節能標準、或者從長遠看存在環保問題。”
鑒于此,交行引入了貸后管理,既對新進客戶提高環保標準,也對存量貸款,尤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重點關注企業,加強授信客戶環保情況跟蹤監測力度。即在授信后定期、不定期監控時,要即時更新分類標識,做好動態維護工作。貸后監控時,重點反映環保標識為紅色、黃色客戶近期環保情況,對那些列入紅色標識客戶,實行名單制監控,限額管理,對不符合要求的企業則進行減退、加固或提升環保標準,并對加大環保投入和技術更新的企業給予有力的支持。
為了更好地將“綠色信貸”落到實處,交行還進行了相應的制度設計和保障,以充分調動信貸負責人員和普通員工對綠色信貸工程的積極性,如通過宣傳教育把綠色信貸環保節能植入信貸文化,每年對高級信貸管理人員進行的年度問責考核,綠色信貸是重要考核標準之一,由總行對省直分行綠色信貸工程的建設進展及質量進行通報,對因貸前調查失實、審查審批失察等造成向環保違法客戶及項目提供授信的人員,根據有關規定從嚴處理。此外,各單位的信貸管理綜合評價考核中,綠色信貸也是重要的評價內容。
經濟效益和社會責任的和諧交融
通過一年多的前臺把關、中臺管理、貸后減退加固,交行在綠色信貸工程上取得了較好成效。
截至2009年9月末,交行已完成“綠色信貸”環保標識分類的授信余額達總余額的99.9%,已分類授信戶數達授信總戶數的99.8%。在已分類的授信總余額中,綠色類占99%以上。目前節能環保類貸款不良率則遠遠低于全行水平,上半年全行不良貸款率約1.5%,而節能環保類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僅為0.28%。下一步交行還將對綠色信貸分類標準進一步細化,進行不斷完善。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