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垃圾曾經管理混亂
據了解,峰瑞公司是安徽省最大的民營醫療垃圾回收處置公司,得到了省衛生廳和環保部門的支持,該公司也確實為醫療垃圾的處置作出了貢獻。
梁建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在2003年“非典”流行之前,醫療垃圾特別是塑料輸液瓶和輸液皮條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他看到了這一商機并成立了峰瑞公司。這一年,他又注冊成立廣源科技這一企業,但由于其《塑料改性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于2007年6月經合肥市環保局審批,屬補做環評,后來該項目未實施。他成立廣源科技的目的就是想讓醫療垃圾再利用,很顯然,峰瑞公司和廣源科技即是上下游的一條產業鏈。
他說,沒想到“非典”后《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頒布實施。條例規定,國家推行醫療廢物集中無害化處置;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轉讓、買賣醫療廢物。這就是說,此條例后回收利用醫療廢物就是非法經營。
但梁建平并沒有停止他的醫療垃圾利用工作。按理說,他回收醫療廢物,醫院應付給他處理費。但實際上,幾乎所有的醫院都沒給他付過錢。他自己介紹,通過峰瑞公司回收來的醫療垃圾(他只收輸液皮條),經過“84”消毒液浸泡殺菌后,然后粉碎,委托廠家生產各種各樣的工業用管,比如燃氣管和下水道管。據他說,他曾在燃氣公司工作過,燃氣用管道市場非常好。
新的條例還規定,使用過后的一次性醫療器械暫存時間不得超過48小時,并且只能處置,不能重復利用。而安徽省的一些醫院通行做法是,免費提供給有或者無收購資質的回收企業;回收企業收購后賣給一些塑料制品廠;塑料制品廠粉碎后,以次充好進行加工,生產出各種塑料制品。
其實據記者了解,在許多縣鄉醫院,輸液瓶和皮條大部分是被回收的。一位醫院領導曾告訴記者,收垃圾的會定期到醫院來收購這些輸液瓶和皮條,這些醫療垃圾也成了醫院護士們的獲取零用錢的生財之道。收垃圾的,將收來的輸液瓶和皮條再賣給更大的廢品公司,最后則賣給江蘇、浙江的塑料制品企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