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智能電網的建設規劃具體思路為:在2020年之前分三個階段實施,第一個階段為2009-2010年,主要是研究和試點;第二個階段是2011-2015年,智能電網將大規模實施;第三階段是2016-2020年,實現整體的完善和提升。智能電網涉及的投資額很難估算,其中僅電網技術這塊就可能需要幾萬億。
白曉民:智能電網關鍵技術研究框架主要指從科學角度分析與智能電網有關的發電、輸電、配電、用電、設備等各個領域涉及的重大研究立項與規劃。從這一角度看,智能電網的研究與建設將涉及多個部門配合完成,而在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中,與協調配合相關的指標也將被優先考慮。
中國證券報:對于電力設備公司而言,最關注的莫過于智能電網的技術標準體系,國內與國際在這方面分別有怎樣的進展?
胡學浩:目前國家電網公司正在加緊制定我國智能電網的技術標準,其中包括近200項標準,具體標準的確定正在研究討論中,未來將爭取上升到國家層面的標準。
白曉民:國際智能電網標準戰略工作組(IEC SMBSG3)在5月發布了初步的智能電網標準清單(框架1),目前正在討論分析階段;美國標準技術協會在6月初頒布了首批16個智能電網協同標準框架的標準,今年6月份又發布了第二批標準清單,增補了15個標準,達到31個標準,同時提出14個優先標準。這14個優先標準中,電表的可升級標準被納入其中,實際上,這樣的標準制定體現了戰略性研究思路,這一點值得我國的標準體系借鑒。記者 邢佰英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