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改造后冬暖夏涼住著舒服
走進六順小區10單元內,頓時感覺樓道內比外面涼爽許多。住在三樓的孫珍華大娘介紹說,自從前兩年樓體墻面改造后,冬天家里比原來暖和多了,供暖期間,屋里溫度大概比原來高好幾度。感覺最明顯的是剛停止供暖的時候,原來那段時間是家里最陰冷難熬的時候,坐在屋里腿都能感覺有冷風,現在可好了,經過節能改造后,不光家里熱了許多,就連樓道里也不那么冷了。讓小區居民感到意外的是,夏天時朝陽面的房屋也沒有那么熱了,溫度也能比原來低兩三度。附近的居民還反映,房子經過改造后都升值了,同一地段的房子,和沒改造的相比每平方米能高出幾百元。
在宣化街街口乘涼的一位居民告訴記者:“我們小區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舊樓了,去年給我們臨街的樓進行改造后,不但冬天可以保暖,夏天還很隔熱。以前夏天屋子里要一直開著空調,現在只需要開幾個小時就行,屋子里的冷氣可以維持很久,冬天的時候保暖效果更明顯。我家住七樓,而且是陰面,以前冬天窗戶下面總是一層的冰,在屋子里都要穿著厚衣服棉拖鞋,去年改造完,陽臺和窗子都嚴實了,冬天屋子里能比以前暖了三四度,穿著薄底的拖鞋就能過冬。”
節約能源50%
近年來,哈市節能改造既有建筑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供熱采暖系統實現熱計量或溫度調控要求,節約了大量燃料。
據哈市供暖專家劉茂東介紹,墻體改造的工程量比較大,需要先把外墻清理干凈,在墻體上貼苯板或其它防火保溫材料,然后在外面掛一層塑料或鐵絲網,再抹一層抗裂砂漿,打上膩子,最后粉刷涂料,有的樓道內墻還要涂上一層保溫砂漿。加之將原有門窗更換成保溫效果好門窗等措施,節能改造后的建筑,均優于節能50%的設計標準,有的樓體可以達到節能60%。節能改造完成后,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的排放量,這對有效改善哈市采暖季空氣質量難題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同時,劉茂東也指出,樓體改造后節約了能源,但是市民的供熱費還沒有減少。他建議對改造后的樓房進行計量供熱,讓居民直接享受到節能改造帶來的實惠。
“十二五”期間將改造1500萬平米
哈市地處北方寒冷地區,建筑能耗問題較為嚴重。自2007年開始,哈市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和立面景觀改造相結合,以沿江景區、中華巴洛克歷史街區既有建筑為試點,對建筑外立面按地域特色進行整飾和修繕,挖掘歷史文脈,傳承地域建筑特色,提升了景觀環境。近幾年,已對哈市鐵路街、六順街、安發街、文昌街、宣化街、先鋒路等街路兩側既有建筑實施了歐式裝飾性節能改造,已經累計完成改造400余萬平方米。
哈市墻改建筑節能辦曾組織能效測評機構對試點項目進行連續監測,分別對建筑外墻傳熱系數、室內平均溫度、建筑物采暖耗熱量等指標進行了改造后的節能效果測評。測評數據顯示,改造后的節能效果明顯,圍護結構傳熱系數、建筑物采暖耗熱量指標均優于節能50%設計標準,室內平均溫度也大幅提升(平均提高5℃),建筑物耗熱量同比以往也大幅度降低。
按照國家“十二五”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規劃目標,哈市在“十二五”期間計劃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約1500萬平方米。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