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華銳風電所堅持的風電機組大型化發展方向,近年來獲得包括國家有關部門高層人士和眾多業內專家的認同。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曾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大功率機組不僅能夠提高風能轉換效率,還可降低風力發電的單位功率造價,進而降低風電場運行維護成本,從而提高風電的市場競爭力。”
同時,華銳風電在風電大機組的研發和生產中,也獲得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最近幾年間,華銳風電先后承擔了國家風電特許權二到五期項目、國家重大專項華能阜新風電項目、國家河北張北特許權百萬千瓦風電基地項目、中國第一個海上風電場工程——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項目以及此次上海臨港海上風電一期項目等多個國家示范項目。
海上風電市場巨大,風電大機組時代來臨
在采訪中了解到,開發海上風電正在成為包括中國在內世界許多國家的共識,這為5兆瓦、6兆瓦,乃至更大功率的風電機組帶來巨大商機。
首先,我國具有十分豐富的海上風能資源,海上風電發展空間非常廣闊。根據國家《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海上風電規劃裝機容量為500萬千瓦,2020年海上風電規劃裝機容量為3000萬千瓦。沿海各省市在海上風電發展中似乎更為雄心勃勃,比如,山東省提出“十二五”海上風電開發的目標將超過250萬千瓦;浙江省則提出,到2015年將建成海上風電裝機150萬千瓦,2020年將達370萬千瓦。
同時,歐美一些國家也紛紛表示,將加大海上風電市場開發力度。
美國發布的《國家海上風電戰略》報告稱,美國大西洋海岸的風電潛力最大,估計可產生10億千瓦,可滿足美國1/4的電力需求。聯邦政府由此表示,將在今后5年投資5050萬美元發展海上風能技術研發和環境研究。美國計劃其海上風電裝機2020年將達1000萬千瓦。
來自于英國皇家財產局數據顯示,英國具有商業開發價值的風電項目總量高達48吉瓦。目前在歐洲乃至全球海上風電開發中已處于領先地位的英國,最近又制定了規模宏偉的海上風電發展目標。英國可再生能源協會海上風電項目首席官員Peter Madigan明確表示,“英國在這個目標的實現過程中,希望有更多的中國企業能夠參與進來。”
法國在日本福島核危機爆發后加快了風電特別是海上風電的發展步伐。法國政府宣布,將啟動價值100億歐元的海上風電國際招標,招標項目涉及位于法國西北部沿海的5座海上風電場建設,總規模300萬千瓦,預計在拉芒什海峽及大西洋沿岸設立600座風電機組,以此估算,平均單機容量5兆瓦,這又一次證明了風電機組大型化的必然趨勢。
德國《世界報》去年底的一篇報道稱,海上風電場正在成為巨大的市場。至2020年僅歐洲沿海地區新裝機容量將達41吉瓦,投資總額超過1000億歐元。其中德國投資額為300億歐元。
“目前從全球來看,海上風電領域正在迎來一波投資熱潮。”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說,國內各大風電整機設備制造商都在為進軍海上風電這一廣闊市場而積極備戰。特別是華銳風電在上海臨港工業區建設專門的海上風電產業基地,更體現了我國風電企業一種前瞻性布局。陶剛表示,華銳風電把生產大功率機組的海上風電產業基地設在上海臨港地區,不僅占據市場前沿優勢,而且便于運輸和安裝,這將助力華銳風電在未來的海上風電領域大展身手。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