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監管范圍重疊狀況
專家警告稱,成立一個新的部委,尚待克服許多長期以來阻礙監管改善的舊有障礙。
“這種說法已經提了很多年,但絕不可能一蹴而就,”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
林伯強補充稱,最大的障礙將會是發改委,發改委已經是一個龐大且握有大權的超級部門,對能源領域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
他指出:“問題仍是如何將目前其他部門把持的一些最重要的行業職能轉移過來。”
中國於1988年首次組建能源部,由原電力、煤炭與石油部門合并而成,但因指揮不動業內影響巨大的國企而於1993年撤銷。
最終,該部門職權被包括發改委前身國家計委在內的至少13個部委瓜分.故政策重疊與利益沖突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面對電力與煤炭行業之間出現價格僵局時,北京當局發現自己無力阻止類似2008年初在中國南部發生的大范圍電力短缺,雖然斷電是由冰凍災害引起。
而對於參與決策的中國石油與國家電網等強大的國有企業所扮演的角色,同樣也令人困惑。
中國的電力監管機構--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本應是國家電網的監管單位,而現在卻像是從屬於後者,電監會的辦公室甚至都設在國家電網的辦公大樓內。
“中國國有的能源企業,特別是中石油集團,還是把自己就當成石油部委,因為它們最懂行,因此也就有了權威,”一位匿名政府官員表示。
“國土資源部或國家能源局想要管理它們,難度非常之大。”
中國在2008年成立國家能源局,以改善該行業的協調合作與引導行業規劃,但其自身并無決策權,政策決定仍需得到發改委的批準。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