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才能實現結構節能?
在此次工作會議上,工信部也對明年的節能措施做了具體部署。
工信部表示,首要的措施是淘汰落后產能,2012年將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研究確定和落實年度目標任務,組織開展檢查考核,并完善界定落后產能的環保、能耗標準,促進形成上大壓小、減量或等量置換機制,推動利用市場手段淘汰落后產能,分解落實“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任務。
“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國家應加強工業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嚴控‘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擴張,從源頭上減少能源浪費。”前述地方經信委官員對本報分析,“希望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盡管完善起來,起到像環評那樣的約束作用。”
苗圩指出,2012年還將加強節能降耗技術改造,組織實施規劃確定的9大重點節能工程、10項綜合利用工程、7項清潔生產工程,加強節能減排共性關鍵技術和裝備開發、示范與推廣應用。
在上述工程之外,即將開展的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也將助力工業節能目標。一位接近發改委的專家對本報透露,“目前這一行動還在設計之中,明年有望正式推出。”
“我們固然要重視技術節能與工程節能,但是這兩塊我們下的功夫已經很深了,剩下的是細化問題。”姜克雋認為,結構節能的地位應該進一步突出,如果高耗能產業占比過高的狀況不改變,工業節能將會是越來越難啃的骨頭。
實際上,在“十一五”期間對工業節能的貢獻率為負。此前,工信部副部長蘇波曾公開表示, “十一五”期間,工業能耗占全社會整體能耗的比重,由2005年的70.9%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73%左右;六大高耗能產業的能耗占工業整體能耗的比重由2005年的71%左右上升到77%左右,“這兩個不降反升給十二五的工業節能帶來了很大壓力”。
蘇波表示,未來國家將進一步提高重化工業在能耗、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準入門檻,嚴格實施工業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加強對產能過剩行業建設項目的管理;嚴格控制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產能過剩行業的新增能力,遏制傳統煤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盲目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