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建筑詳細名稱:應填寫建筑的檔案名和現用名。
11、建筑詳細地址:民用建筑的通訊地址,居住建筑的填寫應包含居住建筑的所在的居住小區的名稱和具體的樓棟號。
12、竣工時間:按照工程竣工驗收的有關規定要求,民用建筑完成竣工驗收的時間。
13、建筑類型:應填寫數字代碼1或2或3或4,1表示居住建筑(含商住兩用混合建筑),2中小型表示公共建筑,3表示大型公共建筑,4表示國家機關辦公建筑。
14、建筑功能:居住建筑和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可不填寫;中小型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應填寫1~4的數字代碼,1表示寫字樓建筑,2 表示商場建筑,3表示賓館飯店建筑,4表示其他建筑。
15、建筑層數:是指建筑的自然層數,一般按室內地坪±0以上計算;采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上的半地下室,其室內層高在2.20m以上(不含2.20m)的,計算自然層數。
16、建筑面積:按照有法律效力的數據為準,如房產證、竣工驗收備案文件等。
17、集中供熱(冷):是指集中熱(冷)源,通過供熱(冷)輸配管道,為建筑提供提供集中供熱(冷)的供熱(冷)方式。
18、能耗統計建筑:是指實施民用建筑能耗統計的民用建筑,具體包括全國城鎮范圍內的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以及部分城市抽樣街道(城關鎮)范圍內的樣本建筑。
19、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是指對不符合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既有建筑的圍護結構、采暖空調系統、照明設備和熱水供應設施等實施節能改造的活動。
本報表制度從既有建筑綜合改造和部分改造兩方面進行統計,其中“綜合改造”是指同時對既有建筑的圍護結構和用能設備系統(包括采暖空調系統、照明設備和熱水供應設施等)進行節能改造,應當滿足以下兩個基本要求:
?。?)圍護結構改造應包括外墻、屋面、門窗等內容;
(2)對于實行集中供熱的建筑應當安裝供熱系統調控裝置;對于公共建筑還應當安裝室內溫度調控裝置和用電分項計量裝置。
“部分改造”是指不符合綜合改造的要求,對圍護結構和用能設備系統中的的單項或多項內容進行改造。
20、可再生能源建筑規?;瘧茫菏侵概c建筑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的,使用可再生能源用于建筑的采暖、制冷、照明和熱水供應的工程項目。本報表制度只對太能能光熱利用系統、太陽能光電利用系統、淺層地熱能利用系統三類技術在建筑中規?;瘧们闆r進行統計。
21、太陽能光熱利用系統:是指通過熱吸收將太陽輻射能轉換成熱能以加熱水的裝置系統,其中集熱器是指用于吸收太陽輻射并將產生的熱能傳遞到傳熱工質的裝置。
22、太陽能光電利用系統:是指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把太陽輻射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系統。在標準條件下所輸出的最大功率為峰值功率,其計量單位為Whp(峰瓦)。
23、淺層地熱能利用系統:是指以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河水、湖水、海水、污水等)等作為熱源、冷源,通過高效熱泵機組向建筑物供熱或供冷的裝置,包括土壤源熱泵、地下水源熱泵、淡水源熱泵、海水源熱泵,以及污水源熱泵等。
24、總能耗:是指民用建筑在一年內實際消耗的各種能源實物量,按規定的計算方法和單位,分別折算為一次能源后的總和,計量單位為標準煤。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