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摘要:科技的進步與發展為人類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但同時也帶來了全球能源危機,據統計資料表明,世界能源消耗的1/3都與建筑業有關,并由此帶來大氣環境污染、城市熱島效應等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建筑節能不僅可以節約能源,獲得明顯的經濟效益,而且可以提高室內熱環境質量,減少環境污染,具有明顯的社會和環境效益。小區開發建設中,住宅建筑除了滿足人們舒適性要求外,還必須滿足節能要求。
關鍵詞:住宅小區;規劃設計;
節能技術
1住宅建筑規劃設計的基本要求
1)恰當選址,要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
2)確定朝向,宜南向或南偏西15°至南偏東30°之間,盡量避免主要使用房間受東、西日曬。多層住宅南北向能耗指標比東西向低5.5%。
3)控制間距,要保證大寒日照3h,冬至1h(約l:1.4)。山墻間距不開窗6m,開窗8m,宅頂退臺,利通風也可節地。
4)布置綠化,建筑東西南要有高大的落葉樹。可以進行屋面綠化,夏季綠化屋面與普通隔熱屋面比較,表面溫度平均要低6.3℃,屋面下的室內溫度相比要低2.6℃,屋頂綠化作為夏季隔熱有著顯著效果,可以節省大量空調用電量。
5)體形系數,控制在0.3及0.3以下。建筑設計中盡量采用矩形形狀,利于保溫和抗震。
6)適宜進深,根據有關實驗資料證明,住宅進深在1lm~12m,有利于形成冬暖夏涼的室內環境,也可降低造價。
7)設雙陽臺,即南北陽臺(生活陽臺和服務陽臺)和必要的遮陽板,避免陽光直射。注意遮陽板上可開孔,利于通風,同時也可增加建筑立面上的投影效果。室外遮陽板的形式與建筑朝向的關系。
8)裝塑鋼窗,密閉性好。
9)確定合理窗墻比。南窗與墻面積比35%,南窗在1.5m×1.5m可以滿足,少數1.5m×1、8m,北窗與墻面積比為20%,窗寬要小于1.2m寬,則可以滿足。
10)封閉樓梯間,開敞樓梯問比封閉樓梯問耗熱指標上升l0%一20%。
2小區規劃與住宅建筑節能的關系
2.1住宅建筑節能是一個系統工程 住宅建筑節能不是一個簡單的建筑設計問題,應該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研究。它涉及到建筑科學各學科—城市規劃、建筑學、建筑物理(建筑聲學、建筑光學、建筑熱工學)、建筑結構、建筑材料、建筑給排水、建筑采暖通風、建筑電氣、風景園林、市政工程等專業,還涉及到自然地理、氣象、環境等相關學科以及居民使用方式等多種因素。
2.2小區規劃與住宅建筑節能 小區規劃中,小區的選址、住宅建筑的朝向、間距、高低、體型以及小區路網結構、環境綠化等都會影響小區的日照、通風和小氣候環境,從而影響住宅建筑的能耗。因此,小區規劃也應注重對節能問題的研究,適應當地自然環境、氣候和地理條件,從項目選址、交通組織、環境綠化、空氣質量、噪聲、采光與日照、小氣候等方面提出要求,合理選擇住宅建設用地,避免有害環境對居住環境的影響,在小區規劃設計中要與建筑節能設計互相配合,統籌考慮建筑朝向、日照間距、通風、景觀綠化,合理應用雨水回收系統,透水地面磚等節能、環保技術以及配套設備采取的節能措施,大力推廣部分太陽能熱水供應系統的利用等先進技術,以形成系統的住宅建筑節能體系.營造能耗低、環境舒適的居住環境。
3建筑節能的措施
3.1采用新型的墻體材料和保溫隔熱構造 傳熱損失有25%是通過墻體傳導的.因此加強外墻圍護結構的保溫至關重要。可做復合外墻,包括內保溫復合外墻和外保溫復合外墻。內保溫復合外墻是由外墻、主體墻、空氣層、保溫板內面層或保溫砂漿組成。此種做法目前采用較多。主要有兩類:1)板狀聚板類,常用紙面石膏板與聚苯復合保溫板;2)粉狀加水攪拌成漿抹在外墻內表面。后一種是目前最常用的節能措施,主要有膨脹珍珠巖、砂漿、石膏珍珠巖保溫砂漿、硅酸鋁纖維和稀土材料保溫砂漿等。 外保溫復合外墻是由外覆面層、保溫層、空氣層及主墻體組成,其保溫性能優于內保溫復合外墻??砂l展粘貼式EPS板外墻保溫,即保溫層用聚苯乙烯EPS板,其導熱系數不大于0.041W/m•K(例如:聚苯乙烯泡沫板的導熱系數為0.03021),售價在220元/m3~300元/m3之間。而保溫砂漿的導熱系數大,為0.065W/m•K。采用外墻外保溫.可以消除“熱橋”的影響,減少熱損失。
3.2新型的屋面保溫節能材料和保溫隔熱構造 屋面節能一般通過材料和構造來實現,如選用采熱系數小、蓄熱性大的材料,同時注意材料層的排列。為做好屋面節能,宜采用以下方法:
1)高效保溫材料屋面同架空型保溫屋面相結合,即聚苯板保溫屋面和架空隔熱板同時使用。
2)倒置型保溫屋面:外保溫屋面,此種屋面保溫層在防水層之上,使保溫層還起到了防水層作用,這些材料必須防水和耐氣溫性能好,不易老化,以聚苯乙烯板為好(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具有良好的憎水性,稅率低,熱阻大,10m厚相當于50m厚混凝土板隔熱效果,30mm厚聚苯乙烯板,熱阻為1.24m2‘K/W)。再在其上用混凝土預制塊壓住,不要粘結,方便維修,其價格也比較便宜。
3)屋面的隔熱構造一般采用封閉空氣層的做法,問層的厚度為50mm~60ran2,阻值最大,但不便于施工,因此實際施工常用100mm~150mm的間層厚度,其隔熱效果也很好。
4)可采用通風屋頂、閣樓屋頂和吊頂屋頂、植被屋頂、蓄水屋頂等進行隔熱處理,提高屋頂的隔熱能力以起到節能效果。 5)注意淺色坡屋面。目前,大多數住宅仍采用平屋頂,在太陽輻射最強的中午時間,太陽光線對于坡屋面是斜射的,而對于平屋面是正射的,深暗色的平屋面僅反射不到30%的日照,而非金屬淺暗色的坡屋面至少反射65%的日照,反射率高的屋面大約節省20%一30%的能源耗,美國外境保護署和弗羅里達太陽能中心研究表明使用聚氯乙烯膜或其他單層材料制成的反光屋面,確實能減少至少50%的空調能源消耗。在夏季高溫酷暑季節節能減少10%~15%的能源消耗。因此,隔熱效果不如坡屋面,而且平屋面的防水較為困難,且耗能較多。若將平屋面改為坡屋面,并內置保溫隔熱材料,不僅可提高屋面的熱工性能,還有可能提供新的使用空間(頂層面積可增加約60%),也有利于防水,并有檢修維護費用低、耐久之優點。
3.3統一使用塑鋼窗 多層建筑室內熱量損失中,經過窗戶損失的約為40%,所以提高窗戶的氣密性和保溫性能是住宅節能的重要環節,塑鋼窗的傳熱系數為鋁合金窗的71.43%,采用單框雙玻璃塑鋼窗既保溫,又隔聲(平均隔聲量35皿)。外窗面積宜小,窗墻面積比不宜超過0.30(單層窗)和0.4(雙層窗)。東西墻如開窗,要用反射玻璃。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節能技術在建筑方面是多方位的,不但在建筑的形體、朝向、高度等方面有重要因素,而且涉及材料、外墻、門窗、屋面等方面。在工程設計中,要始終保有節能意識,遵照有關法規,精心設計,盡量采取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才能做到節約能耗,提高熱效率,達到節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