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珉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因哈藥代表以沒攜帶任何證件為由,致使鑒定未能進行。南崗區法院也因此一直沒有對案件作出判決。
中華環保聯合會這位調查人員告訴《法制日報》記者,6月下旬,在哈爾濱調查時,他們也去了南崗區人民法院哈西法庭,找主審法官了解劉珉案件遲遲不能判決的原因,同時,見到了劉珉案件的主審法官何淑欣。
“何法官說,2008年7月17日,黑龍江省高院曾委托哈爾濱市環境監測中心組織對哈藥總廠排放污染物的種類進行監測,但哈爾濱市環境監測中心一直不出監測結果。所以法院沒辦法判決。”中華環保聯合會調查人員表示,審判人員希望劉珉退一步,“雙方通過私下溝通,協商解決此事”。
劉珉同意了。但他一直沒有等到哈藥代表的身影。“就這樣,案子一直掛在法院。”中華環保聯合會調查人員說。
省環保廳稱哈藥環評找不到了
“既然哈西法庭以哈爾濱市環境監測中心不出監測結果為由,無法作出判決。我們只能想辦法從其他方面證明哈藥污染的存在和違法性,以推動案件盡管審理。”中華環保聯合會調查人員透露,在哈爾濱調查期間,他們專門來到黑龍江省環保廳,試圖調取哈藥的環評報告。
“我們前往黑龍江省環保廳,心想以社會團體身份查看哈藥的環評文件一定沒問題。但事實比我們事前預想的要糟很多。”中華環保聯合會調查人員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在警衛室、省環保廳辦公室,他們被告知要向上級請示匯報,“我們足足等了20多分鐘后,被以‘環評處的人都出去開會了’為由直接擋在了門外。”這位調查人員說。
據中華環保聯合會調查人員介紹,今年5月24日,劉珉曾經向黑龍江省環保廳提交過兩份信息公開申請,要求了解哈藥總廠25000噸/日抗生素生產廢水處理與再生利用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和省環保廳的批復及驗收報告。
此后,一個多月沒有回音。劉珉說,他多次打電話追要。最后,黑龍江省環保廳居然告訴他,“哈藥的環評報告找不到了”。
劉珉告訴《法制日報》記者,為索要哈藥的環評報告等環境信息,今年8月,他分別將黑龍江省環保廳以及哈爾濱市環保局告上法庭,但是,至今也沒有結果。
“當地人說,哈藥綁架了政府。”劉珉說,他認為事實就是如此。他說,除此之外,他不知道該如何解釋他的遭遇。
據中華環保聯合會調查人員透露,就在哈藥被央視曝光后,哈爾濱市環保局工作人員前去哈藥附近居民區對大氣進行監測,有市民還拍下了一幕檢測儀器不插電源、工作人員躺在車里睡大覺的“監測秀”。
哈藥總廠廠長進京道歉被疑作秀
就在6月5日央視曝光了哈藥的污染后,6月11日晚,哈藥總廠廠長吳志軍一行人專程進京,就哈藥“超標排放事件”向公眾道歉,并表示“愿意承擔一切責任,接受一切處罰”。
“從劉珉遭遇的狀告難,不難看出哈藥的道歉從一開始就缺乏誠意。”中華環保聯合會調查人員表示,哈藥的污染問題被曝光后,哈藥曾作出承諾,在新廠區未建成之前,老廠區的排放將百分之百達到國家標準,決不超標排放。
“然而在調研過程中,附近居民卻向我們反映,哈藥進行過數次較嚴重的夜間偷排行為。”中華環保聯合會這位調查人員說,哈藥整改的誠意令他們生疑。
“吳志軍的道歉不會是一場秀吧?”中國政法大學一位資深環境法專家11月29日告訴《法制日報》記者,“眼下,要格外警惕道歉秀。一些大的環境事故或是安全事故發生后,官員、企業高管往往喜歡對著鏡頭鞠躬、致歉,此后萬事大吉。事實上,他們并不進行實質意義上的整改。”
本報記者郄建榮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