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行業前景可期
江蘇潔凈成立于2004年,在2007年以前,他們是做垃圾回收的。2007年,清華大學的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希望找個企業合作,公司當時的股東一致認為生物柴油前景很好,垃圾處理也是朝陽行業,便進入這個領域。
生物柴油的概念是1895年由德國工程師、柴油的發明者魯道夫?迪索提出的,是指利用各類動植物油脂為原料,與甲醇或乙醇等醇類物質經過交脂化反應改性,使其最終變成可供內燃機使用的一種燃料。
20世紀70年代全球陷入能源危機以后,生物柴油成為了熱門課題。與普通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含硫量低,含氧量高,點火性能好,燃燒時排煙少,一氧化碳的排放與柴油相比減少約10%,可以減排50%的尾氣。此外,生物柴油不含導致環境污染的芳香族烷烴,廢氣對人體的損害低于柴油,被稱為清潔能源。
在全球范圍內,用使用過的植物油加工生物燃料并不新鮮。全球領先的生物柴油生產商芬蘭公司耐思特通過其專有技術,能靈活地使用幾乎所有的植物油或廢棄油脂來生產優質的可再生柴油。該公司9月下旬表示將在荷蘭鹿特丹投產歐洲最大的可再生柴油裝置。
在日本橫濱市,所有學校食堂使用后廢棄的食用油都被運送到專門的福利工廠,制造成生物柴油。這些生物柴油作為污水處理廠柴油發動機的替代燃料使用,從而達到了削減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荷蘭航空也有類似的嘗試,但用于航空的生物燃料要求很高,生產成本十分高昂。
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研究生物柴油,正式的產業化發展從2005年前后開始。但受到處理成本高,原料來源不穩定兩大因素的影響,一直未能普及開來。合肥、青島、西寧等都有企業涉獵該行業。“制取生物柴油的方法很多,企業也很多,但真正是從廢油中制取的,全國只有十幾家,按產能算我們規模還是比較大的。”宋開波說。
他認為,主要還是原料來源的問題。江蘇潔凈擁有穩定的原料來源。“我們上門收油是有政府委托的,沒有政府支持,這項工作很難做。”他說。在黑市,一噸粗油價格5000塊。企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生產出8000塊一噸的生物柴油,而將地溝油簡單加工成植物油后,售價11000元左右。”
今年7月1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再次聯合下發通知,用地溝油生產生物柴油免征消費稅。有專家認為,這意味著國家認識到生物柴油的經濟技術可行性是很強的,其在未來有著價格競爭力,才會在產業化之前給予國家補貼。
目前,我國生物柴油的產能約為每年250萬噸,但我國的柴油消耗量已達到1億多噸。所以,未來10年到20年間,生物柴油企業有望迎來產業整合期。
宋開波透露,江蘇潔凈已經開始在省內以及全國4個省會城市進行“蘇州模式”的推廣,和政府合作將餐廚垃圾“變廢為寶”。公司計劃不久后再蘇州開建一個新的250噸的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將蘇州餐館90%-100%的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