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瑞能硅材料有限公司董事董鄉君說,中國的多晶硅是迎合了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的需要,而匆忙上陣的一個模式,它是純粹多晶硅的一個產業,所以說它面臨一些能耗,包括副產物的利用一些問題。”
四川新光硅業科技有限公司擁有國內第一條多晶硅千噸級生產線,經歷了多年來多晶硅價格的起伏,2009年,記者也曾經在這里采訪過,當時的總經理陳紹章曾這樣來形容多晶硅的價格暴漲。
四川新光硅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紹章告訴記者,當賣到300萬的時候,我給他們賣了個玩笑,中國什么最賺錢,以前說是販毒最賺錢,我說現在賣多晶硅最賺錢,因為你算嘛,你當時三百萬的時候你的成本才幾十萬,你算五倍以上的,差不多五倍(利潤)。
如今,現任負責人認為,現在的價格正趨于理性回歸。
四川新光硅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長江說,價格是受這個歐美金融債務危機的影響,對市場必定還是在國外,在歐美市場,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現在的價格不是很正常的。從未來的價格走勢來看,價格隨著多晶硅生產技術的這種提高,應該是這個價格,還應該還要往下走,當這個成為更多人所需求的時候,這個產業才能更快地發展。隨著多晶硅這種產能的擴大,價格應該逐步趨于一種理性。
2009年是高暴利時代結束經歷的一個低谷,而且當時的技術還相對落后,兩年來,隨著企業的技術革新,降低成本,很多企業認為目前的價格回歸理性,當時被認為是過剩的現在又是什么情況呢?
在光伏發電產業鏈的中游企業山東舜亦新能源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多晶硅在這里經過切割成為硅片、再生產成為電池、組件一直到光伏發電系統,光伏發電的重要環節在這里完成。對于他們來說,新能源的發展到了關鍵時刻。
在發展新的能源來說,也是逼在眉睫。現在這個光伏發電已經成本能做到八毛多,很快傳統的電價要突破這個八毛,作為這個時期從全球各個國家的政府也好、中國政府也好,就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要去發展。
光伏發電成本的降低得益于原材料價格的下降,原先的供不應求變為了現在的基本平衡,使得原材料的提供得到了保障。
同期:山東舜亦新能源有限公司
加工成本已經沒有什么太大的空間,就整個行業來自全球,基本上差不多太多了,但唯獨可能大空間的降低,肯定是在原材料這一塊,我們后道的產品,包括電價整道的工序的一個生產,可能會以傳統的電價能達到一個平價或接近一個平價過程。
2009年9月,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通知指出,2008年我國多晶硅產能2萬噸,產量4000噸左右,在建產能約8萬噸,產能已明顯過剩。要求新建多晶硅項目規模必須大于每年3000噸,占地面積小于每千噸6公頃,太陽能級多晶硅還原電耗小于每千克60千瓦時,還原尾氣中四氯化硅、氯化氫、氫氣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8.5%、99%、99%;在當時的采訪中,曾經有業內人士這樣預測多晶硅產業。
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經濟技術管理部主任魯瑾告訴記者,有三四十家的多晶硅項目都在開工建設,那么從整個的投資規模,整個的投資量,還有產能的建設狀態來說,從整個行業,從未來的至少是在近兩三年內,存在一定的投資過剩,產能過剩一定的風險。”
兩年來,產能過剩和高耗能、高污染這樣的看法總是伴隨著多晶硅行業,那么現在的多晶硅行業是什么樣的狀況呢?記者了解到,2008年,中國多晶硅80%以上依賴進口,2009年多晶硅實際產量2萬噸,國內需求的50%需要進口,2010年產量4.5萬噸,仍然有50%需要進口,今年,中國預計多晶硅實際生產量為7萬噸,也仍然有40%的缺口。四川新光硅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長江認為,產能過剩是一種相對的說法,相對不同的市場,不同的產業發展機會,多晶硅行業也會像其它行業一樣有一個相對的過剩期和發展期。
四川新光硅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長江說,相對2009年,當時各個地區各個省份應該說,各個企業的發展這種愿望,這種情況下,政府感覺到這個產業有過剩的這種,采取了很多措施,當時是有必要。但后來在2010年面對著新一輪的這種光伏產業發展的時候,這種理論是不是又占上風,我們感覺到那個時候一些海關的進口數據,又回到了沒有過剩的這種,這種意義上將,那么我認為這個是一個可變的,不是一層不變的,所以它是一個相對什么樣的市場,這個產業發展機會來確定的。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