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5日,應邀作為聯合國第14次可持續發展大會的主講嘉賓,皇明集團董事長黃鳴登上聯合國講壇,解讀皇明模式,為世界舉步維艱的能源替代尋求解決方案、提供樣板。同年,皇明創新模式被中央黨校列為全國第一個民營企業教學案例。
由此,中國“皇明模式”成為世界可再生能源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標志,西方國家紛紛派出專家和學者到皇明集團考察和學習。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隨著皇明、億佳能、國強等一批龍頭企業的迅速崛起,目前,德州市太陽能及相關企業發展到100余家,產品專利422項,其中承擔國家“863”科研課題就有5項。年生產太陽能熱水器300多萬平方米,年銷售收入40多億元、利稅突破6億元,產量占全省70%以上,占全國總量的12%以上。
據皇明集團辦公室徐主任介紹:太陽谷作為太陽能利用的重要基地可謂創意無限。它涵蓋了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光伏發電及照明、太陽能與建筑結合、太陽能高溫熱發電、溫屏節能玻璃、太陽能空調、海水淡化等可再生能源應用的眾多門類。根據規劃,這里將成為世界可再生能源的生產制造中心、研發檢測中心、科普教育中心、觀光旅游中心、會議交流中心,并形成研發中心、制造中心和文化中心。
“太陽谷”的研發中心是世界太陽能領域最前沿的技術研發機構,包括“太陽能中央研究大樓”、“章其初博士科技園”、“韓國工業園”、“德國工業園”等研發機構,將聚集一大批海內外權威專家和學者,與德國、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權威機構保持密切聯系,技術研發始終處于世界最前沿。制造中心將擁有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制造商——皇明集團和億家能工業園等。同時,在皇明周圍還聚集眾多太陽能配套企業,集中體現德州市產業簇群優勢。
太陽能文化中心由“皇明科技館”、“國際可再生能源論壇會議中心”、“太陽能國際專家會館”、“皇明大學”、“中國可再生能源大學”、“太陽能體驗示范園”組成,是開展科普文化、培養人才的搖籃,是海內外人士了解太陽能,了解德州的窗口。
隨著太陽能研發中心、制造中心、文化中心建設的聯合推進,“太陽谷”的雛形已搭建完成,預計項目全部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000億元。將大量吸引可再生能源制造商到此從事太陽能開發與利用,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提供太陽能產品,推動世界太陽能產業的發展。
無論是未來生活方式體驗區,還是博物館、科技館,抑或是可再生能源主題公園、太陽能光電照明景觀大道,這個集體驗、神奇、自然、娛樂、休閑于一體的世界未來能源主題空間,濃縮了對未來能源利用的暢想,成為太陽文化的重要部分,指明了太陽城工業旅游的發展方向,也必將推動太陽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德州是中國太陽能大規模商業化利用的發源之城,也是中國太陽能產業的啟蒙之地,這本身就賦予了德州的獨特性,隨著德州品牌戰略的進一步推進,“中國太陽城”這一品牌會越叫越響亮。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