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下調隱憂近期難削減
正如財政補貼鑄就了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繁榮一樣,歐洲光伏市場同樣離不開補貼政策的大力扶持。
2010年7月,德國聯邦參議院通過了《可再生能源法光伏發電上網補貼修訂案》,從2010年7月1日開始,在德國境內建造的屋頂光伏發電系統補貼額減少13%,轉換地區(原來非電站用地后改作電站用地)補貼額減少8%,其他地區補貼額減少12%。從2010年10月1日開始,補貼額將在7月1日的基礎上再減少3%。
德國補貼的削減立即引發了光伏業內不小的震動,據媒體報道,當時德國不但出現搶裝現象,更使光伏業投資銳減。
更令人擔憂的問題也果然在此后的半年多時間中發生了。
今年3月份以來,隨著主要需求國的政策調整以及銷售壓力的加大,光伏電池的價格不斷下降,國際研究機構IMSRESearch的最新全球光伏產業分析報告顯示,全球光伏組件第一季度出貨量下降了近10%,這是自2009年初以來的首次下降。其中,來自中國二線供應商的晶硅組件價格下降最快。
英利集團新聞宣傳部王志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短期來說,下調補貼會引來光伏行業震蕩,從而引發新一輪的市場競爭,繼而引發產業結構的調整。但中長期來說,太陽能的綜合優勢會充分顯現出來,尤其是在棄核的利好刺激下,太陽能會成為新興產業的寵兒。”
王志新稱,未來18個月可能光伏市場面臨調整,不過考慮到成熟市場的穩定增長預期、新興市場的崛起等因素,再加之瑞士、德國等棄核,全球光伏市場仍然蘊含很多商機。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