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對貝爾充滿信心
盡管坎塔盧波的突然去世使得部分地區的股市產生了波動,但麥當勞公司上下以及分析界對查理·貝爾的繼任仍顯得頗有信心。
加拿大皇家商業銀行旗下的全球市場公司分析師約翰·格拉斯評論道:“貝爾才43歲,因此有人會說他還年輕。但是對麥當勞的最高管理者來說,有很多事可以做,董事局主席或首席執行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履行他的職責。”
貝爾從基層干起的經歷也頗得華爾街分析人士好評。證券分析師迪安·哈斯克爾說:“查理·貝爾從零做起,是位了不起的執行官。”
投資者對貝爾的信心源于他此前擔任數個海外市場負責人時的優秀表現。在任歐洲市場負責人期間,麥當勞銷售額從瘋牛病帶來的沉重打擊中復蘇。
貝爾除了顯示出提高效率的才能外,還對餐館設計非常在行。在他出生和成長的澳大利亞,他創造了名為“麥咖啡”的咖啡店,為顧客提供了一個可以從容品嘗咖啡和小點心的地方。現在,麥咖啡已經開到了澳大利亞以外的很多地方,大受歡迎。
繼承坎塔盧波的衣缽
正是貝爾在這些地區市場的優秀表現使得坎塔盧波挑選他作為繼承人。麥當勞在一份聲明中稱,在過去的16個月當中,貝爾與坎塔盧波并肩在全球范圍內重振麥當勞的業務。他是理想人選,他將繼續推行坎塔盧波的業務發展策略。
但是坎塔盧波的突然離去還是給貝爾留下了巨大的挑戰。快餐行業受到的批評日益增加,營養學家將美國肥胖人群增多歸咎于快餐。日益流行的健康理念使得消費者對快餐的好感不斷下降,麥當勞必須對此找出新的應對策略。同時,伴隨競爭對手的快速涌現,快餐行業已經很難再取得高速增長,上調餐品價格的難度日益加大。
不管怎樣,坎塔盧波已經為貝爾打下了牢固的發展基礎,在與坎塔盧波并肩作戰的16個月里,年輕人想必也會有相當的收獲。
作為第一位認為連鎖擴張已經成為“昨日神話故事”的麥當勞CEO,坎塔盧波在位期間大幅收縮了麥當勞連鎖店擴張的規模。市場人士認為:貝爾如果想有所作為,必須要堅持貫徹坎塔盧波的“收縮政策”。
查理·貝爾英年早逝
澳大利亞時間2005年1月17日7時30分,麥當勞公司前CEO查理·貝爾在家鄉悉尼去世,年僅44歲。
麥當勞現任CEO斯金納隨后發表聲明中說:“當我們為他的離去默哀時,我請求大家記住查理的家人,并記住查理在短暫一生中如何盡情詮釋生命。”
澳大利亞人貝爾在去年4月在被提名為麥當勞CEO,他也是首位擔任該公司CEO的外籍人士。數周之后他就被診斷出患有直腸癌。去年11月,為了專心與癌癥抗爭,貝爾宣布辭去公司管理職務。
貝爾是自1987年以來第一位從麥當勞基層成長為公司CEO的人。正是在悉尼的麥當勞餐廳,15歲的貝爾以“生命無法重來”為個人箴言,開始了自己在麥當勞的職業生涯。19歲時,貝爾成為麥當勞澳大利亞連鎖店最年輕的經理;1999年,38歲的貝爾開始主管麥當勞公司的亞洲、非洲和中東業務。
貝爾與麥當勞公司的變革息息相關。在他帶領下,麥當勞亞洲及歐洲業務實現扭虧為贏。他還改革了麥當勞餐飲的操作流程,并第一次引入全球性的麥當勞口號“I’mLovin’It”,發動新一輪的市場競爭。公司董事會主席安德魯·麥克納稱,貝爾留下了一個傳奇,他的去世,是令人悲傷的損失。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