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好了,朱呈镕做起事情來就方便了。她白天走訪一些做糖葫蘆的小作坊,晚上就自己在燈下忙碌。這期間,她發現北方有那么多做糖葫蘆的,卻幾乎沒有人真正把糖葫蘆當成一項事業來做。比如所有的糖葫蘆竟然都是有核的,為什么沒人為顧客著想一下,去了核呢?大家愛吃糖葫蘆,無核的肯定比有核的更受歡迎。這么一想,她就發動孩子跟自己一起做。晚上,孩子挖核,丈夫做小竹簽,她就熬冰糖。
用了將近3個月的時間,朱呈镕終于做出了自己的第一批無核冰糖葫蘆。這時,2000年春節到了,朱呈镕想,今年春節可以給家里人來點驚喜!
春節時回娘家,她什么禮物都沒帶,就帶著自己做好的一箱冰糖葫蘆,想讓家人評價一下味道如何。別的人倒沒啥感覺,可她的大姐歲數大了,裝了假牙,沒想到這糖葫蘆吃下去,愣是把大姐的假牙給粘掉了。大姐很生氣,呵斥她:“自己家人吃了都不行,你還想賣給別人?”
難過歸難過,回到家后,朱呈镕就琢磨:怎么會把大姐的牙給沾掉了呢?肯定是糖熬的火候不對,糖熬嫩了就粘牙,熬老了就苦。怎么才能把握好火候呢?她突然想到有一位熟悉的大師傅做的拔絲山藥在當地很有名,做這道菜也有熬糖這一工序。于是,她找上門請教,可那位師傅說什么也不愿意把這技巧告訴她。沒辦法,她只好在師傅轉身去拿山藥時,把藏在袖子里的溫度計插進鍋里看溫度……
回家后,朱呈镕反復試驗熬糖溫度。皇天不負有心人。她終于做出了既不粘牙又不苦的無核冰糖葫蘆。
實驗成功后,朱呈镕信心大增,決定繼續研制糖葫蘆。有一次,看到兒子吃的月餅,她突然靈機一動:這糖葫蘆是無核空心的,難道里面不能填充一些東西?在丈夫的幫助下,她給糖葫蘆去核的地方填充了巧克力、果醬甚至熟雞肉、牛肉等等。她把夾心糖葫蘆再拿給大姐和父親一嘗,果然沒有說不好的!
當年,朱呈镕就注冊了“朱老大”的商標,丈夫又貸款5萬元幫她在山東聯系了一家包裝廠,生產了一批印有“朱老大夾心冰糖葫蘆”字樣的包裝袋子。雖然當初購買的那9000公斤山楂,除了實驗用掉幾百斤以外,全部爛掉了,但她仍然決定大干一場。她用貸款的錢專門租了一間大房子,添置了生產工具,雇了幾個人,開始了自己的事業。
2000年4月5日,是朱呈镕終身難忘的日子。那一天,朱呈镕和她的親戚們小心翼翼地將夾心糖葫蘆擺到臨沂市的大街上,等待市場對他們的裁決。
剛開始,吆喝了一陣,沒人注意。過了一會兒,一個眼尖的姑娘首先發現了這些糖葫蘆的與眾不同,興趣盎然地說:“來一個嘗嘗。”這姑娘剛咬了幾口,就大聲贊嘆道:“哎呀,好吃,好吃!”一聽說好吃,周圍的行人“呼啦”一下就都圍了上來。隨后,更多的人受到了感染,向這里涌來……僅僅一天,700支夾心冰糖葫蘆全部賣光!
全家群情振奮!最高興的是朱呈镕的父親。這個退休前曾先后擔任過臨沂市鍋爐廠廠長和機械廠廠長的老人,看到女兒竟然被一大堆爛山楂逼著做了一番事業,不禁興致勃勃地熱了滿滿一壺老白干,開懷暢飲,一醉方休。
奇跡!小小糖葫蘆成就大事業
“朱老大”的名聲很快就在臨沂的大街小巷以至省內外的大中城市紛紛叫響,常常有人說:“喏,來串‘朱老大’吧。”人們見了朱呈镕,也總是朱老大長朱老大短的,朱呈镕的真名倒被人們漸漸地淡忘了。
對于這種奇妙的變化,朱呈镕不僅不氣惱,反而很高興,因為她已經敏銳地感覺到,“朱老大”作為一個商業品牌,已經為廣大群眾所普遍接受和喜愛,是一種潛力巨大的無形商業資本。但只有在全國迅速尋找到穩定的經銷商和代理商,建立自己的銷售網絡,才能盡快占領各地的冰糖葫蘆市場。從那一年冬季開始,朱呈镕就招募人員,奔赴全國各地。經過努力,“朱老大”夾心冰糖葫蘆漸漸在山東、江蘇、浙江、湖南、四川和新疆等10多個省市自治區,發展了100多家經銷商和代理商,基本形成了自己完整的銷售網絡。
但是,臨沂地區的山楂,在朱呈镕成功開發出夾心冰糖葫蘆后,價格已經偏高。從外地運輸,由于路途遙遠,必然造成損耗,朱呈镕后來采取了依托原料產地,就近發展冰糖葫蘆分廠的舉措。從2001年創辦第一家分廠,截止到2004年12月,她已經先后在全國各地發展了14個“朱老大”夾心冰糖葫蘆分廠,其中在大連就有7家。
接著,朱呈镕和她的一班人馬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朱老大”夾心冰糖葫蘆精品。他們借鑒冰糕的包裝技術,實現了夾心糖葫蘆的精美包裝;同時還針對傳統冰糖葫蘆不易保存的特點,成功研究開發了不化糖的“新品夾心冰糖葫蘆”。該產品最大的特點是能在常溫下保持3個月不化糖,并且不影響產品的內在質量和口感。該產品一上市,就大受顧客青睞,并很快成為人們饋贈親友的美味小吃。
這時,朱呈镕的夾心冰糖葫蘆,已經擁有包括豆沙、草莓、果醬、巧克力等在內的十幾個品種。產品以其獨特配方、新穎創意、精美包裝和爽脆口感,深受城鄉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不僅幸運地獲得了“世界藍天杯金獎”,還被中國食品博覽會推薦為名牌產品,并被國際風箏聯合會指定為唯一特許精品、吉祥物和專用產品。根據初步預測,到2004年年底,僅“朱老大”夾心冰糖葫蘆一項的年銷售利潤就將突破300萬元大關。
隨著“朱老大”夾心冰糖葫蘆在全國熱銷,朱呈镕又趁勢借助“朱老大”的名聲開發了相近的新產品。很快,她的30多個品種的“朱老大”速凍水餃就推向了市場,在臨沂地區日銷售量達到8噸,連上海市也有400多家超市熱銷。當她的朱老大“餃子村開業時,全國立刻有20多家飯店要求加盟。隨后,她又辦起了”運達出租三輪車公司“吸納下崗職工,逐漸發展到擁有出租人力三輪車600多輛。
現在,“朱老大”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立!朱呈镕這個昔日在凜冽刺骨的寒風中沿街叫賣的“下崗嫂”,經過幾年的打拼,終于坐到了包括冰糖葫蘆廠、速凍水餃加工廠、餃子村、三輪車出租公司和夕陽紅老年公寓等5家企業總裁的位置上。
集團公司成立后,朱呈镕的企業繼續如一列開足馬力的火車,高速地行駛著。有一組數據最能說明這個問題:截至目前為止,朱呈镕的企業已經擁有固定資產2000多萬元,企業員工1500多名,年銷售收入達到幾個億。對未來,朱呈镕信心滿懷:“今后的發展路子,仍舊是依靠夾心冰糖葫蘆,將‘朱老大’品牌叫響叫紅全中國,最終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朱呈镕成功了!朱呈镕的成功,帶給我們的是深深的思索:一個人,一生中往往不可能風調雨順。在遭遇艱難困苦的時刻,如果你不是怨天尤人、悲觀哭泣,而是心存一片善心,力所能及地去幫助你還能夠幫助的人,那么善舉也許反過來能讓你獲得命運的眷顧和更多的機會,從而贏得夢寐以求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成功。
朱呈镕正是因為心生善念,想幫一幫那位種山楂的可憐老漢,背上了9000公斤山楂這個沉重的包袱,結果在冥冥中,被命運逼上了成為“糖葫蘆大王”和千萬富翁的成功之路。
勿以善小而不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這,就是朱呈镕的成功經歷帶給我們的人生啟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