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攻關是關鍵
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可以把太陽能的利用納入環境的總體設計,把建筑、技術和美學融為一體。太陽能設施成為建筑的一部分,相互間有機結合,取代了傳統太陽能的結構所造成的約束。利用太陽能設施完全取代或部分取代屋頂覆蓋層,可減少成本。這項技術屬于綜合性技術,涉及太陽能利用、建筑、流體分布等多種技術領域。
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此前強調,推進綠色建筑的發展,要積極推進綠色建筑的單項技術的創新,包括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與建筑的一體化應用,雨水收集和中水循環利用與建筑的一體化等等,都是需要攻關的。
張樹君也表示,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是多學科、多層面參與合作的系統工程,需要國家政策法規部門、建設主管部門、太陽能企業、建筑設計單位、房地產開發商的共同努力。
目前,我國已有《民用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技術規范》,對各地太陽能發展形成了強勁的拉力。一些省市已經出臺有關強制性安裝太陽能的地方性法規政策,基本形成了太陽能生產、設計、安裝的標準體系,為規范太陽能產品的生產、使用和推廣提供了保障。一些城市在新建住宅小區中,建筑設計時就考慮到太陽能集熱系統的安裝與使用,采用預埋管道、預設屋頂固定太陽能集熱器結構等措施,解決了太陽能利用與建筑結構一體化等問題。
而現在兩部委下大力推動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的推廣應用,對于太陽能企業來說,無異于一針強心劑。
榮事達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潘保春日前向記者表示,國家在太陽能產業政策方面的導向作用非常關鍵,對于企業的發展戰略方向具有明確的指導意義。從去年的太陽能行業發展來看,隨著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的進程不斷推進,在整體行業市場增量不大的情況下,太陽能工程市場實現50%的大幅增長,市場格局發生重大改變。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市場空間的放大將為太陽能企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
但是,有關專家也強調,建筑一體化工程不同于簡單的太陽能熱水器,它建立在嫻熟的技術與優質的方案之上,這就敦促太陽能企業一定要承擔起行業規范化責任,防止太陽能熱水器市場混亂局面的發生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