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違規建設高耗能、高污染項目的問題沒有完全杜絕。部分火電、鋼鐵和水泥企業未經國家有關部門審批,違反國家產業政策要求,違規新建“兩高”項目,給當地節能減排工作帶來壓力。
三是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還不夠徹底。部分企業未按照國家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要求,開展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其中,火電企業存在多報關停裝機容量、淘汰落后產能設備處置不徹底等問題;鋼鐵企業存在多報淘汰落后產能等問題;水泥企業存在應淘汰未淘汰落后產能等問題。
記者:審計調查結束后,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怎樣?
王淡濃:總的來看,此次審計調查涉及的地方政府及部門和相關企業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審計工作,積極采納審計部門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認真進行整改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加強監管,及時糾正處置違規資金。初步統計,企業擠占、挪用的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已全部歸還原渠道;企業套取、多得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已收回97%。
二是嚴格執法,加大問責處罰力度。審計指出問題后,相關地方政府紀檢監察、發展改革、財政、環保和物價等部門依據審計發現的問題,加強節能減排政策執行的監督檢查,加大了對違規企業和個人的處理處罰力度。
三是標本并治,完善相關規章制度。20省根據審計建議和意見,堅持標本并治、治本為基的原則,加強制度建設,完善管理辦法。目前,已有6個省政府及有關部門根據審計建議頒布和制定節能減排相關管理規章制度9項;8個省迅速取消了企業違規享受的土地、電價等優惠政策。
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環保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土資源部和國家能源局等部門十分重視節能減排審計調查,對審計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審計結束后,他們積極與審計署進行溝通,對審計揭示的問題及其原因,從體制、機制、制度層面進行深入分析,健全和完善節能減排相關政策法規。同時,組織力量加強監督檢查,督促各地落實節能減排政策,加快節能減排項目的建設進度,全面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順利開展。
記者:審計署在“十二五”期間對資源環境審計工作有哪些設想?
王淡濃:“十二五”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當前日趨嚴重的資源環境約束和壓力,要求我們在“十二五”必須緊緊圍繞科學發展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題、主線,以節能減排審計為重點,通過審計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發展方式。審計署將按照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的要求,繼續加強節能減排等資源環境審計工作。具體來講:
一是繼續開展節能減排審計。從本次審計調查結果看,我國節能減排工作雖然取得明顯成效,但面臨的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國家“十二五”規劃增加了節能減排的約束性指標,給節能減排工作帶來更大挑戰。因此,“十二五”節能減排任重道遠,審計機關將擇機開展節能減排跟蹤審計調查,促進“十二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的實現。
二是繼續加強土地、礦產、森林、海洋、大氣、生態等方面的審計,揭露和查處危害資源安全、破壞生態、污染環境、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等重大資源環境問題,促進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推動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政策措施的落實和完善。
三是繼續著力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資源環境審計路子,加強資源環境審計理論與實務的研究,建立和完善資源環境審計工作制度,全面構建資源環境審計評價體系和審計操作指南,不斷推進我國資源環境審計事業的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