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沙漠要地
“麥草方格”改寫了“沙進人退”的歷史,如今,人們還開始向沙漠要地。
說起初建時的艱辛,劉學錄掩飾不住激動:“沙漠里沒有電,就用發電機;沒有水,就用車拉;沒有經驗,咱邊干邊摸索;沒有資金,千方百計籌措。建這些日光溫室,所用的是造紙工業廢棄的麥草、木渣和樹皮,用草砌塊和黃土為建筑材料做墻體建起的沙漠溫棚能夠抗冬季嚴寒、經受沙漠8級大風和沙漠高溫。”
今年,劉學錄他們準備向沙坡頭西風口沙漠“龍王”要地2萬畝,全部用來建設日光溫棚。他說:“未來5年內,這一區域將‘吐出’可搭建溫棚、種植經果林的有用土地42萬畝,相當于再造一個沙坡頭灌區。
“沙里淘金”不是神話
規劃占地15000畝的中冶美利造紙工業園區,是沙坡頭“沙里淘金”的一個“神話”。3年前這里還是一望無際萬畝荒沙,如今已是綠蔭覆蓋的速生工業林區。
沙漠造林水從何來?看到美利紙業投資6000多萬元興建的27.8公里長廢水上山和揚水工程,人們信服了。經處理達標的工業廢水與黃河提灌水混合,澆灌到園區林基地。這一系統工程的建成,每年從黃河減少取水5780立方米,減少取用地下水4081萬立方米,供澆灌林地30萬畝。
沙坡頭還建成了獨具特色的沙漠旅游區,年接待中外游客上百萬人次。
“我們所要的‘沙里淘金’絕不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是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中衛市市長徐力群說。如今,政府投資4億元進行騰格里濕地保護,占地2.5萬畝的集大漠風光、江南水色為一體的濕地公園七湖、八區、兩帶、五基地已初見雛形。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