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成為可持續發展重要方向
建設生態文明,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態恢復,而是克服工業文明弊端,探索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道路的過程。積極建設生態文明,把生態文明確定為地區發展的重要方向,深圳和安吉等市縣進行了有益的實踐與探索。
深圳市發現,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深圳市正面臨著可建設用地資源有限、資源能源短缺、環境承載力透支、人口壓力巨大4個“難以為繼”。為此,2008年,深圳市印發了《深圳生態文明建設行動綱領》和9個配套實施方案,確定了80項生態文明建設系列重點工程,明確以生態文明理念全面推動城市建設管理和發展,以生態文明標準和要求謀劃城市功能布局、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優化城市資源管理、提升人居環境質量作為深圳市的城市建設綱領。
深圳市副市長呂銳鋒表示,深圳與新加坡、香港等國際先進城市最大的差距本質上是生態文明的差距。深圳建設生態文明的主要內容,是按照生態文明的標準和要求,從科學謀劃城市功能布局、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優化城市資源管理、提升人居環境質量4個方面入手,全力打造精品深圳、綠色深圳、集約深圳和人文深圳。
安吉縣在被批準生態文明試點之后,開始著手編制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規劃,制定了《安吉縣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意見》和相關扶持政策措施。明確縣財政生態專項資金每年增加1000萬元,確保在3000萬元以上。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列入鄉鎮、部門年度績效考核主要內容之一。浙江省安吉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唐中祥表示,作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結合安吉的特色實際,安吉找準了“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載體,提出了到2010年基本建成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體系的目標。通過探索實踐,目前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規劃體系基本形成,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基礎環境持續改善,創建氛圍日趨濃厚。
生態文明指標建設促進規范化
生態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現實的目標。那么,怎樣建設生態文明?各地在開展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首先遭遇到的就是如何衡量、如何考核生態文明建設情況的問題。
盡管“新區域協調發展與政策研究”課題組2009年8月發布的生態文明水平排行榜及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的評定方法引發了多方爭議,但同時,如何建立科學的生態文明指標體系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廈門市與中共中央編譯局共同組織了《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廈門的實踐與經驗》課題。課題制定的“生態文明(城鎮)指標體系”共包括30項指標,分別反映了人們在發展生態經濟、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安全、提高生態意識、實行生態善治等方面的努力程度和取得的實際成果。原廈門市委副書記吳鳳章說,設計生態文明城市評價指標體系是為了使人們更加積極主動地、自覺自愿地去從事建設生態文明的工作。
不謀而合的是,貴陽市2008年10月也發布了《貴陽市建設生態文明城市指標體系及監測方法》,指標體系主要以生態經濟、生態環境、民生改善等6方面的33項指標,對貴陽市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進行量化監測、評估。
據環境保護部自然生態保護司透露,我國目前正在研究制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成效評價指標體系。指標體系的建立將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從理念的提出,到試點的探索,再到指標標準的設計和制訂,生態文明建設正在我國蓬勃興起,展現出朝氣和活力,不僅推動著發展方式的轉變,更促使人們科學地調整人與自然、社會與自然的關系,進而剔除生活和社會進步方式中不利于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形成人與自然相統籌相協調的社會形態與文明形式,使中國在未來的發展中把握先機,立足制高點。
生態文明為城市發展提供了機遇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世界各國都把發展綠色經濟作為實現經濟復蘇的重大舉措。而發展綠色經濟,也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良好契機。
2009年8月22日~23日,以“發展綠色經濟——我們共同的責任”為主題的生態文明會議在貴陽召開。會議形成的《貴陽共識》認為,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潮流和趨勢,不是選擇之一,而是必由之路。為此,提出8點倡議:觀念先行;密切合作;加大投入;知行合一;進一步依靠科學技術;企業要積極轉變發展方式;教育和傳媒要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基礎性、綜合性和先導性作用;建立完善符合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要求的評估辦法和評價體系。
我國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必將深刻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推進工農業生產、生活消費等向著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方向發展。中央編譯局當代所所長何增科認為,現代化的過程也是一個城市化的過程,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口集中在城市生活,將生態文明建設的先進理念和實踐貫穿于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全過程之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保障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可持續性的關鍵,是促進城市社會和諧的基礎和前提,是提升城市生活品質的重要途徑和基本內容,將直接關系到城市的競爭力。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