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沈一揚指出,風能、光伏盡管得到各國重視,但并非在世界能源市場占據主導。日本核泄露事件給風能、光伏產業帶來發展契機,但也有可能是暫時的。如果歐美等國為確保能源供給長期穩定,仍可能保留很多的核電站,在提升核電站安全性后仍然可能繼續開始建設核電項目。屆時,盲目擴產將讓國內企業陷入產能過剩的困境。
近年來日本能源消耗呈現持續負增長,到2009年其能源消費總量為4.64億噸油當量,占全球能源消耗量的比重從2001年的5.4%下降到了4.2%,日本對國際能源市場的影響日益下降,因此對全球的能源消費需求不會產生重大影響,但核泄漏導致的核危機將會對全球能源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目前國際核電市場中,日本核電企業對全球核電市場有很大的影響力,日本日立公司與美國GE公司合并了核電業務。日本東芝公司已經完成收購西屋77%的股份,日本三菱重工也與法國核設備供應商阿海琺集團組成戰略聯盟,日本核泄漏讓三大日本核電巨頭形象受損,致使全球核電遇冷。短期來看,這為太陽能光伏和光熱、風能、地熱能、生物智能等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對于核能遇冷,是否會刺激國內新能源企業提高原定的目標,英利集團宣傳部郜國強表示,英利冷靜關注日本核泄露事件,但不會改變原定的“十二五”目標,即到2015年達到6.5GW的產量。
費忠表示,日本核泄漏對全球新能源市場的沖擊并沒有人們所想象的那么巨大,保利協鑫近年發展良好,今年仍然會按照集團原定的發展規劃進行生產,不會在原定的發展目標上增產,如果有變化也會第一時間通知媒體。
3月16日我國發布的“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將占一次能源消費的15%,其中核電將貢獻4%的比重。
沈一揚指出,由于核電的固有優點,日本核危機后,我國預計對新建核電站項目將進行更加嚴格的安全審批,同時,與此的相關安全規范也將會更加嚴格。按照“十二五”規劃,我國未來仍然會以一定規模發展核電,世界上能源需求較大的國家也會如此。因為日本核泄露事故的發生,以及各國對提升核電安全所采取的舉措, 核電的建設和發電成本都會提高。
鮑云樵則認為,受日本核危機影響,我國可能會下調核電規劃目標。如果我國下調核電規劃目標,則可能為水電、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提供更大的空間,11.4%比重的內部分配也將面臨變局。但在我國現有的新能源發展體系下,太陽能、風電、水電的大規模開發利用都是各有各的“難題”。這將增大我國實現在哥本哈根大會上提出的節能減排目標的難度。
沈一揚還指出:風能、光伏等可再生雖然日漸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但就目前在國內的發電市場所占比例而言,規模仍然不算大。核能的開發利用雖然因為這次核危機而暫時遭遇挫折,但如在建造和運行的過程中加強風險控制和安全管理、在當今世界石油、天然氣資源面臨枯竭,核電依然具有著無法忽視的潛力。
受日本核泄露事故的影響,全球再次掀起了反核浪潮,多個核電大國表現出重新認識核電安全的跡象。但并沒有對全球新能源格局造成很大的改變。
外媒報道稱,德國外長韋斯特韋表示,日本發生核安全危機這不僅會對德國的能源政策產生影響,而且會對國際社會對核能源的立場產生影響。此前,德國總理默克爾宣布,暫停2010年通過的核電站運營期限延長計劃。
核電大國法國雖然國內反核聲浪很高,但法國政府尚未有收緊核電計劃的跡象,而是反復強調將會更重視核電安全。法國能源部長貝森稱,法國核電廠將考慮所有可能的風險,并正在為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做準備,但他同時強調了核能利用給法國帶來的益處。
核電是美國奧巴馬政府“能源新政”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美國并沒有表態要關閉核電站,意在表明并沒有放棄發展核能的政策。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