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高興得幾乎要跳起來。他立刻去打電話,把喜訊告訴渥茲尼克。這可是他們第一批訂單啊!裝配一臺蘋果電腦的成本約250美元,賣給泰瑞爾500美元一臺,這真是一筆挺不錯的生意。
馬克庫拉是一位練達的風險投資者,他在英代爾公司任職期間大肆收購那些急需錢用而無法等待上市的員工的認股權證,結果在公司股票上市之后,他因擁有大量股票而變成了百萬富翁。眼下他正閑居在家,等待著新的投資機會。這位38歲的富翁來到喬布斯的車庫,當他看到蘋果2號樣機演示幾個操作功能時,簡直驚呆了。因為他在英代爾公司呆過,對微電腦十分精通,他一眼就看出蘋果機具有不可估量的前景。他決定參股投資,并加入到蘋果公司行列。馬克庫拉最后投資了9.1萬美元,并以個人名義擔保,讓公司從銀行取得25萬美元的信用貸款。后來,他們3人制定了具體的“蘋果”電腦研制生產計劃,并去馬克庫拉熟識的風險投資者那兒游說,籌集到60萬美元。至此,蘋果公司已吸引了近100萬美元的風險資本,解決了創業初期的資金短缺問題。接著,他們又對企業的組建進行了調整,聘請32歲的史考特為公司總經理。馬克庫拉、喬布斯出任正、副董事長,渥茲尼克任研究開發經理,他們3人各占公司30%的股份,成為公司的3個大股東。從此,蘋果公司的生產和業務活動開始步入正軌。
1977年4月,經過喬布斯和渥茲尼克的緊張研制和10多名雇員的加班組裝,3臺蘋果2號樣機終于問世了。當蘋果2號首次在舊金山舉行的西海岸電腦展示會上公開露面時,成千上萬的觀眾為它傾倒。蘋果公司對這次展示會極為重視,他們最早與主辦人簽約,搶占了面對大門的最佳攤位,并且不惜花費5000美元來進行設計布置。攤位本身以黑天鵝絨布幕圈起來,塑料板上醒目地寫著蘋果電腦公司,畫著誘人的蘋果商標。里面兩張桌子上安放著3臺蘋果2號電腦,另外還有一部大熒光屏顯示器,展示著滑稽電子游戲以及各種軟件程序。與其他公司相比,顯得噱頭十足,具有戲劇化的震撼效果。半年前在大西洋城展覽會上蘋果公司還是個寒酸的小公司,而此時卻搖身一變,足以與大電腦公司抗衡了。更引人注目的當然是蘋果2號樣機,它一改過去個人電腦沉重粗笨、設計復雜、難以操作的形象,以小巧輕便、操作簡便和可以安放在家中使用等鮮明特點,緊緊抓住了觀眾的心。它只有12磅重,僅用10只螺釘組裝,塑膠外殼美觀大方,看上去就像一部漂亮的打字機。人們都不敢相信這部小機器竟能在大熒光屏上連續顯示出壯觀的、如同萬花筒般的各種色彩。喬布斯也穿上他有生以來的第一套正規西裝,站在攤位旁,忙得不亦樂乎。
蘋果2號電腦在展示會上獲得巨大成功,到4月底,蘋果公司已收到訂單300多臺。在隨后的日子里,訂單有增無減,到1977年底,蘋果2號又賣出近4000臺。1978年中,蘋果2號依舊供不應求,訂單甚至已排滿26個月。蘋果電腦終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囊括了個人電腦市場,令所有的競爭者望塵莫及。而蘋果公司的銷量仍在直線上升,1978年8000臺,1979年更是翻了4倍,達到3.5萬臺,銷售額也達到4700萬美元。“蘋果”成為個人電腦的代名詞,一場“個人電腦革命”也隨之在美國轟轟烈烈地展開。而公司的創辦者喬布斯也成為登記在冊的百萬富翁。
1980年是蘋果公司大豐收的一年。由于試算表軟件的成功推出,蘋果2號的銷售量又成倍猛增,達到創記錄的12.5萬臺。1980年9月,公司董事會推舉喬布斯登上董事長的寶座。為爭取公司股票上市,麥克肯南廣告代理商為蘋果公司發動了一場強大的廣告攻勢。在《華爾街日報》上,全頁廣告寫著“蘋果電腦就是21世紀人類的自行車”,并登有喬布斯的巨幅照片。1980年12月12日,蘋果公司股票公開上市,在不到一個小時內,460萬股全被搶購一空,當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按這個收盤價計算,蘋果公司高層產生了4名億萬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萬富翁。喬布斯作為公司創辦人當然是排名第一,他所握有的股票市值達2.564億美元,馬克庫拉居次,達2.39億美元,握茲尼克第三,達1.293億美元。蘋果公司自1976年初由喬布斯和渥茲尼克兩人以1300美元起家,經過不到5年,發展成擁有1000多名職工、市值達數十億美元的大型電腦公司。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而喬布斯年僅25歲,就躋身于億萬富翁行列,更可謂是奇跡中的奇跡。
喬布斯一夜暴富、功成名就后,依然奮斗不懈,雄心勃勃。他不惜耗資5000萬美元,推出了以他女兒的名字命名的新型個人電腦——“麗莎”,接著又推出了更為先進的“麥金托什”電腦。這種個人電腦使用極其方便。一般人只需花20分鐘就能學會操作。它還有一個手掌大小的控制設備,叫“鼠標”。當鼠標在桌上前后左右移動時,屏幕上的光標也隨之移動,非常方便實用。
1982年,喬布斯可謂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兩家美國最有影響的雜志都搶著與他接頭,刊登采訪他的文章。2月號的《時代》雜志把喬布斯作為封面人物,標題是《財源滾進——美國的風險承擔者》。3月份的《生活》雜志也刊出他道貌岸然的照片,盤腿坐在一張會議桌上,并刊登文章對他推崇備至,稱他是花錢都買不到的至寶。1984年的《商業周刊》也以他為封面人物,并刊出“喬布斯董事長的金玉良言”。但就在這一片吹捧之中,危險卻悄悄降臨到這個硅谷狂夫身上。
由于喬布斯過于鋒芒畢露,咄咄逼人,無形中得罪了很多人。加上強大的IBM公司也推出了個人電腦,搶占大片市場,使麥金托什電腦節節慘敗,總經理和董事們便把這一失敗歸罪于董事長喬布斯,于1985年4月經由董事會決議撤銷了他的經營大權。喬布斯幾次想奪回權力均未成功,便在1985年9月17日憤而辭去蘋果公司董事長的職務。喬布斯在創立公司10年后,竟成了受害者。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