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硝市場逾2000億
環保部預測,新標準實施后,到2015年,需要新增煙氣脫硝容量8.17億千瓦,共需脫硝投資1950億元,2015年需運行費用612億元/年。到2020年,需要新增煙氣脫硝容量10.66億千瓦,共需脫硝投資2328億元,2020年需運行費用800億元/年。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王志軒則對火電行業減排做了更詳細的估算。據其初步估算,要實現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的要求,現役7.07億千瓦火電機組中,約有94%、80%和90%的機組需分別進行除塵器、脫硫和脫硝改造,改造費用共約2000-2500億元。考慮“十二五”新增火電機組2.5億千瓦,環保設施因標準提高增加年運行費用約900-1100億元,折算電價應增加0.02-0.025元/千瓦時(不含現有的0.015元/千瓦時脫硫電價)。
脫硝市場的潛力還不僅僅體現在火電廠排放標準趨嚴上。在火電廠排放標準修訂之后,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行業的氮氧化物治理也將被提上日程,而這些工作也將使得脫硝市場大幅擴容。
華光股份董事長王福軍此前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根據“十二五”規劃,如果將既有火電廠、水泥廠改造與新增部分加起來,脫硝催化劑市場每年需求在10萬立方米左右,但國內的產能尚不足5萬。
火電企業呼喚補貼政策
盡管環保部推動脫硝進程的決心很大,環保企業開發脫硝市場的熱情也很高,但橫亙在脫硝市場大門前面的,還有成本過高的阻礙。
王志軒指出,火電企業因電煤價格持續上漲而煤電聯動不能及時到位,行業大面積虧損,生產經營困難,有些企業資金鏈甚至有斷裂的危險,排放標準提高所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成本難以消化。
為了提高火電企業脫硝的積極性,有關部門也正在醞釀出臺脫硝優惠電價政策。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將脫硝成本納入電價,給予脫硝電價優惠,是合理的,如果脫硝成本全部由企業承擔,企業壓力太大。
至于脫硝電價補貼標準應該定在多少合適,多數業界人士認為應該定在1分/kw左右,對此王金南表示,目前環境規劃院正在測算,1分/kw是個差不多的水平。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脫硝電價補貼可能與脫硝電價補貼相當,即1.5分/kw。
分析人士認為,脫硝市場啟動將利好三類企業。一是催化劑生產企業,因為催化劑的成本占整個脫硝裝置投資的30%-50%;二是設備生產企業,舊火電機組的更新換代和新建火電機組的新興需求利好設備生產企業;三是項目設計企業或是一條龍服務企業。
據記者了解,在A股上市公司中,進行爐內脫硝的低氮燃燒企業包括龍源技術、燃控技術等;進行SCR脫硝的企業主要是九龍電力;而SNCR脫硝效率低,對溫度窗口要求嚴格,更適合老機組改造,目前國內應用較少。
一些環保企業也將眼光瞄準了這一市場。華光股份上月發布公告稱,將新設無錫華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電廠脫硝項目的設計、以及脫硝催化劑的生產和銷售。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