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業內人士坦言,對于許多企業而言,進軍三甲并不是最終目的,而是通過這一目標和方向的確立,起到鼓舞士氣、積極做大的推動作用。企業的最終目的是希望往上做大做強,確立自身的核心優勢。
業內人士則指出,目前的市場環境對于許多二三線企業而言,處于左右為難的尷尬境地。企業要做大,就要投入很多的資源,尋找到有效的突破口,但做大以后能不能長久保持這一實力,很難判斷。如果企業不積極做大,那惟一的結果就是下滑。
市場商機在哪里
張彥斌認為,在經歷了2009冷年的市場歷煉,企業在產品結構調整和庫存優化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這無疑會給企業在新年度布局,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記者注意到,當前,家電下鄉、節能惠民以及以舊換新三大政策,已經為企業的市場競爭劃定了清晰路線圖。與此同時,一些企業也在積極結合自身的實力和市場需求,在變頻、健康、商務工程、政府采購等方面規劃新的市場熱點和產品布局。
不過,仍有空調企業抱怨,表面上看,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推動,為企業提供了很多可選擇的機會。但實際上,許多企業仍面臨如何在政策和市場兩者間,實現利益的最大化。高能效推廣補貼,正從城市向農村輻射,但一些企業在農村市場的網絡卻不匹配。還有一些企業,其品牌定位較低端,卻又參與城市或商務工程的市場搶奪,這本身就是企業發展的悖論。
新年度,對于眾多企業而言,經過對政策和市場細分后,可以獲得規模化突破的商機又在哪里?企業又將如何在需求下滑沖擊下實現逆市上揚?有待破解。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