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科技水平再高,都不能保證100%的安全。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讓很多人開始談“核”色變。有媒體評論人士表示,核能的優勢雖然很多,但是核能并不是萬無一失的。盡管核電的安全性并不低,可是一旦遇到類似強烈地震等天災時,可能爆發的問題將會一發不可收拾。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柏強認為,日本的經驗說明,核電除了設計、建設、運行安全,還需要考慮如果在“萬一”的情況下,如何把損失最小化。從國家到核電企業層面都需要做好安全預案,甚至預演。
有專家指出,中國在對自己的核電安全抱有充分自信的同時,也始終保持著一份清醒。先進的技術更需要嚴格的管理,而硬件上去了,管理跟不上,往往是我們的通病。小心駛得萬年船,在核安全問題上容不得絲毫的閃失。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而這個“萬一”,在核安全問題上是不允許出現的。
新能源可并駕齊驅
作為新能源之一的核電產業,由于其投資見效快,發電成本相對較低而受到國內各省、市青睞。然而就在日本福島核危機爆發以后,核電的發展步伐來了一個“急剎”。
3月16日,國家決定采取進行全面安全檢查、切實加強安全管理、全面審查在建核電、嚴格審批新上項目等4項措施,并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包括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以確保中國核電發展的安全。
盡管光伏發電和風能發電的投入和產出有時候并不成正比,且發展核電從效益上來看仍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畢竟核電始終是有危險隱患的。最近,關于發展風能、太陽能的呼聲又再次響起,大多數觀點認為,相比核電而言,風能和太陽能更具安全性和可持續性。
過去幾年中,我國的光伏產業和風能發電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卻被業界認為效率不高,甚至行業已經飽和。但是考慮到安全和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光伏和風電在技術上需要不斷提升,讓這些新能源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拿光伏來說,隨著光伏發電成本的不斷降低,未來有望實現平價上網,加上其資源豐富、穩定等因素,光伏發電最有望成為替代核電的新能源。
媒體評論員宋亮認為,當多種新能源產業發展初具規模時,我們需要考慮各種新能源相互的比例問題。由于個別新能源存在自身發展的局限性,比如,風電、水電受地域、天氣限制,而核電產業更是受到安全問題制約,無論技術有多先進,都要受到戰爭、自然災害帶來的安全威脅。宋亮表示,在當前能源產業急于轉型階段,鼓勵多種新能源共同發展,無論是核電、水電、風電、潮汐電、光伏發電,都可以因地制宜加以發展。作為一種經濟形式,新能源產業將成為未來中國最大的新經濟增長點,鼓勵多種形式新能源產業發展,將極大推動我國經濟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