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臭氧層
計劃一步步實施
消耗臭氧層物質已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曾經,這些臭氧層的“殺手”們無處不在。比如冰箱、空調里面使用的制冷劑氟利昂,滅火器里的哈龍,農作物殺蟲劑里的甲基溴,墨水、修正液里的甲基氯仿等。
這些“殺手”們的壽命還很長,能在大氣中存留很久。比如一個氟利昂分子分解的氯原子,可以無限重復攻擊臭氧分子,搞破壞時間可以長達100年,總共會“謀殺”10萬個臭氧分子。
這意味著就算我們現在把這些“殺手”全部消滅,它們已經跑到大氣中的同伙還會繼續破壞臭氧層幾十年。
據王洪珍介紹,我國曾是氟利昂和哈龍的消費大戶,不過從1992年起,就開始逐步實施淘汰計劃。比如,要求從2002年開始,所有新車空調禁止安裝氟利昂,而家電行業從2006年底開始也徹底拋棄氟利昂。哈龍則到2010年會被完全淘汰。
目前,越來越多對臭氧層來說更加安全的物質正在不斷取代這些臭氧層“殺手”。
保護臭氧層
咱都可出力
保護臭氧層,各級政府都在做很多努力。其實,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實際行動,不讓臭氧層“殺手”逃出去搞破壞,王洪珍說,下面這些小提醒,并不復雜,請每個人都能告訴身邊的朋友、家人、同事,保護臭氧層,需要每個人一起行動。
比如,買空調冰箱時,一定要看看上面是否有環保標志;而處理這些廢家電時,一定別忘了除去制冷劑。而汽車的空調不制冷了,別隨便找個地方去修,記得去具有制冷劑回收設備的維修點去修理。
對自己的物品來個統一調查。看看自己家里,清潔劑、摩絲、海綿墊等是否藏有臭氧層“殺手”,到了單位,看看辦公桌上的涂改液、墨水是否含有“違禁物品”。
如果你有親戚在農村種地,就告訴他別使用含有甲基溴的殺蟲劑。王洪珍說,如果我們大家都不去買這些用臭氧層“殺手”加工出來的商品,就會加快它們自生自滅的速度。
此外,溫室效應帶來的地球變暖,也會加速臭氧的分解,所以我們還可以每天少開一會汽車、天熱時空調調高1℃、甚至多使用淋浴,而不是浴缸泡澡,這些小習慣都可以有效減少能源的消耗。
大氣層有哪幾層?
氣象科學上根據大氣在不同高度上的物理性質和化學組成,一般把大氣層分為五層,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逸散層。
對流層在大氣層的最低層,緊靠地球表面,其厚度為10公里至20公里。對流層的大氣受地球影響較大,云、霧、雨等現象都發生在這一層內,水蒸氣也幾乎都在這一層內存在。對流層以上是平流層,距地球表面20公里至50公里。平流層以上是中間層,距地球表面50公里至85公里。中間層以上是暖層,距地球表面100公里至800公里。暖層以上的大氣層是逸散層。除此之外,還有兩個特殊的層,即臭氧層和電離層。臭氧層距地面20公里至30公里,介于對流層和平流層之間。電離層很厚,距地球表面80公里以上。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