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稀土資源保護
而另一方面,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被稱為“工業味精”,在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
中國雖然擁有豐富的稀土資源,但長期以來,由于產業集中度過低等原因,中國稀土只能以很低的價格出口國外,稀土賣了個“土價錢”。2010年1~11月,中國共出口稀土3.5萬噸,出口量約占國內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原五礦商會副會長、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日前對新華社記者表示:“中國要理直氣壯地保護稀土資源。再不保護,我們就愧對子孫后代!”
周世儉介紹,在1986年以前,美國稀土產量居世界首位,其次是法國。后來中國的稀土產量上來了,價格又便宜,這些發達國家就關閉了自己的礦山,把本國稀土資源保護起來了。
事實上,中國政府近年來也加強了對稀土資源的保護。
2006年起,我國實行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管理;2007年,我國稀土礦產品和冶煉分離產品生產納入國家指令性計劃管理。自2007年12月1日起實施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限制外商投資的有稀土冶煉、分離(限于合資、合作);禁止外商投資的有稀土勘查、開采、選礦等。
商務部此前公布的《中國禁止進口限制進口技術目錄》將稀土礦冶煉工藝、單一稀土分離制備技術、稀土精礦前處理技術等列入禁止進口技術目錄。國土資源部也下發通知,宣布自2007年4月12日起,凡申請鎢、稀土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以及申請擴大勘查、開采范圍的,一律由國土資源部負責辦理。
近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利用國債資金支持了一批稀土高技術應用項目,促進采用先進生產工藝淘汰落后項目。2010年,國土資源部也集中開展了稀土等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在全國范圍內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勘查開采行為。
國土資源部近日還決定設立我國首批稀土礦國家規劃礦區,包括11個區塊,總面積達2500多平方公里,以及建立稀土戰略儲備等。
2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要求建立健全行業監管體系,加強和改善行業管理。對稀土資源實施更為嚴格的保護性開采政策和生態環境保護標準,嚴把行業和環境準入關。同時依法開展稀土專項整治,堅決打擊非法開采和超控制指標開采、違法生產和超計劃生產、破壞生態和污染環境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維護行業秩序。
據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介紹,國務院和有關部門的一系列舉措,旨在建立健全稀土行業監管體系,加強和改善行業管理,對稀土資源實施更為嚴格的保護性開采政策和生態環境保護標準,嚴把行業和環境準入關,統籌考慮國內資源和生產、消費,以及國際市場情況,合理確定年度稀土開采總量和出口配額。將促進稀土行業用5年左右時間,形成合理開發、有序生產、高效利用、技術先進、集約發展的持續健康發展格局。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